文档详情

水利施工组织总设计.ppt

发布:2018-12-31约4.13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项目任务三 施工组织总设计 施工组织总设计概述 施工方案 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体布置 施工辅助企业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施工条件分析 2.施工导流 3.主体工程施工 4.施工交通运输 5.施工工厂设施和大型临建工程 6.施工总体布置 7.施工总进度 8.主要技术供应计划 二、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依据 1.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意见、设计任务书、上级单位对本工程建设的要求或批件。 2.工程所在地区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或条例、地方政府对本工程建设的要求。 3.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铁道、交通、林业、灌溉、旅游、环保、城镇供水等)对本工程建设期间有关要求及协议。 4.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装备、管理水平和技术特点。 5.工程所在地区和河流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特征和当地建材情况等)、施工电源、水源及水质、交通、环保、旅游、防洪、灌溉、航运、过木、供水等现状和近期发展规划。 6.当地城镇现有修配、加工能力,生活、生产物资和劳动力供应条件,居民生活、卫生习惯等。 7.施工导流及通航过木等水工模型试验、各种原材料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重要结构模型试验、岩土物理力学试验等成果。 8.工程有关工艺试验或生产性试验成果。 9.勘测、设计各专业有关成果。 一、施工方案选择原则: (一)施工期短、辅助工程量及施工附加量小,施工成本低。 (二)先后作业之间、土建工程与机电安装之间、各道工序之间协调均衡,干扰较小。 (三)技术先进、可靠。 (四)施工强度和施工设备、材料、劳动力等资源需求均衡。 二、施工设备选择及劳动力组合原则 (一)适应工地条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生产能力满足施工强度要求。 (二)设备性能机动、灵活、高效、能耗低、运行安全可靠。 (三)通过市场调查,应按各单项工程工作面、施工强度、施工方法进行设备配套选择,使各类设备均能充分发挥效率。 (四)通用性强,能在先后施工的工程项目中重复使用。 (五)设备购置及运行费用较低,易于获得零、配件,便于维修、保养、管理、调度。 三、主体工程施工 (一)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施工方案选择原则 2.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浇筑设备选择原则 4.模板选择原则 5. 坝体分缝应结合水工要求确定。 6. 坝体接缝灌浆应考虑 7.浇筑混凝土时,设备生产能力 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进行温控防 (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 1.分析工程所在地区气象观测资料 2.料场规划原则 3.料场供应原则 4. 土料开采和加工处理 5.坝料上坝运输方式 6. 施工上坝道路布置原则 7.铺土厚度 8.雨季或多雨地区施工 9.寒冷地区施工 10.面板堆石坝的面板垫层 1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12. 混凝土面板垂直缝间距 13.滑模滑行速度 14.沥青混合料运输 15.铺筑层厚宜通过碾压试验确定 16.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施工 17.坝面作业规划 18.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机械选型配套原则 一、工程建设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 工程筹建期 工程准备期 主体工程施工 工程完建期 二、施工总进度的表示形式: 横道图 网络图 斜线图 三、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编制 (一)坝基开挖与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进度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 (三)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进度 (四)地下工程施工进度 (五)金属结构及机电安装进度 (六)施工劳动力及主要资源供应 施工总体布置方案比较应有以下指标: (一)交通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各方案土石方平衡计算成果 (三)风、水、电系统管线、材料和设备等。 (四)生产、生活福利设施 (五)有关施工征地移民的各项指标。 (六)施工工厂的土建、安装工程量。 (七)站场、码头和仓库装卸设备需要量。 (八)其它临建工程量。 二、施工总体布置及场地选择 施工总体布置应着重研究: (一)施工临时设施项目的划分、组成、规模和布置。 (二)对外交通衔接方式、站场位置、主要交通干线及跨河设施的布置情况。 (三)可资利用场地的相对位置、高程、面积和占地赔偿。 (四)供生产、生活设施布置的场地。 (五)临建工程和永久设施的结合。 (六)前后期结合和重复利用场地的可能性。 三、施工分区规划 (一)施工总体布置一般按以下分区: 1.主体工程施工区 2.施工工厂区 3.当地建材开采区 4.仓库、站、场、厂、码头等储运系统 5.机电、金属结构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场地 6.工程弃料堆放区 7.施工管理中心及各施工工区 8.生活福利区 (二)施工分区规划布置原则: 1.以混凝土建筑物为主的枢纽工程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