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品阻尼器装配A.doc

发布:2017-03-30约2.2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目的 本规定本公司老品液压阻尼器装配的通用技术条件 2 范围 适用于老品液压阻尼器的装配。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标准的条文。在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 机加工工艺规范 b标识技术规范 c液压阻尼器出厂试验及检验规范 d RD/WI7503.08台式钻床 的安全操作规范 f RD/WI7503.15 钳工操作安全规范。 4 基本要求 4.1应严格按照本规范及相关的技术文件进行装配。 4.2应按产品结构、零部件的大小、制造精度、生产批量等因素合理选择装配的工艺配合法、装配组织形式和装配工艺装备和工具。 4.3装配应在独立专用封闭式清洁作业区进行,装配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的清洁无污染的工作台、工具、器具等设备。 4.4装配人员须持证上岗,工作期间须穿专用工作服。 4.5所有用于装配的零件,必须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领用装配。 4.6所有零件在装配前不允许有铁屑、毛刺、飞边、砂粒等污物存在,除有特殊要求外,装配前零件的尖角和锐边应倒钝。 4.7金属零件装配前应使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然后用无油压缩空气吹干,最后用无脱毛的干净白布擦至白布表面无残留污点或灰尘颗粒为止。 4.8清洗后的零件应轻放在周转板上,并避免零件之间相互磕碰、划伤及污染。 4.9密封件及导向带在装配前应放在苯甲基硅油中浸泡30分钟。 4.10装配过程中如果需配做加工钻孔、攻丝等工序应符合《机加工工艺规范》的规定,加工后应将配作表面及时清理干净。 4.11防松保险装置在零件装配后按要求锁定。 4.12零部件装配过程中的标识要求,应符合《标识技术规范》的规定。 5 整机装配的步骤 5.1组件装配 5.1.1 后缸盖组件装配 a)在后缸盖内装入阀座,压入过程应平稳,不得损伤阀座,阀座与后缸盖座孔应配合紧密,不得松动; b)在阀座中装入阀芯弹簧及阀芯,阀芯在阀座内应灵活自由,不得卡死; c)在阀座与阀芯外面装入阀垫,并用卡簧固定牢固,阀垫不得松动。 5.1.2 活塞杆组件装配 a)在阀套内装入弹簧和阀芯(注意阀套的方向),用手按动阀芯,阀芯在阀套内应灵活自由,不得卡死; b)取出弹簧并将活塞杆倒置,将阀套(装阀芯的一端)压入活塞杆,至阀套外端面与活塞杆端面平为止; c)将活塞杆反转,并在阀套内装入弹簧和阀芯,用手按动阀芯,阀芯在阀套内应灵活自由,不得卡死; d)将活塞的前端部分活塞(2)套在活塞杆上,并装上密封件; e)把活塞的后端部分活塞(1)拧在活塞杆上并锁紧(注意:该过程动作要细致,防止阀芯脱落); f)指定部位配钻,攻丝,旋上紧定螺钉(注意:及时清理干净钻屑)。 5.1.3 外壳组件装配 a)把外壳盖板装入外壳,按部件图进行配钻,装入紧定销; b)在外壳的指定部位装上标牌(注:标牌采用铆接,应按图纸和工艺规程选择铆钉,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铆接后不得有松动现象,铆钉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5.1.4 观察螺塞组件装配 a)在观察螺塞孔内装入内圈密封件; b)装入观察玻璃,卡上卡簧; c)装入外圈密封件。 5.2阻尼器整装 阻尼器整装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后缸盖组件装上密封件,然后旋入液压缸并拧紧; b)在后缸盖指定位置配钻,攻丝,拧上紧定螺钉; c)在后盖板上装上密封件,把后盖板套装在油缸上,注意保护密封件; d)将筒体套装在后盖板上; e)在回油活塞上装入密封件及导向带,把回油活塞装入液压缸与筒体之间,注意防止导向带翻边; f)装入回油弹簧; g)装配前盖板; h)装配挡圈; i)在活塞上装入密封件,然后把活塞杆组件装入液压缸; j)在衬套上装入密封件导向带及防尘圈,并装上卡簧,把衬套旋入液压缸并拧紧; k)在指定位置配钻,攻丝,拧上锁紧螺钉; l)把观察螺栓组件拧入筒体指定位置,阻尼器整装结束,注意观察螺栓密封件有无外漏现象 5.3液压阻尼器的密封测试及灌油 a)把阻尼器活塞杆拉到最大位移处,在后盖板的灌油孔上接上真空灌油机灌油接头,启动真空泵,使阻尼器真空压力达到-0.1Mpa以下; b)关闭连接真空泵的球阀,通过真空表检查阻尼器密封性能; c)密封性能检测良好后,打开灌油系统的球阀,进行灌油,当真空表压力指数回到0Mpa时,灌油结束(必要时重复该步骤); d)断开真空灌油机,在后盖板的灌油孔上拧上封头,清理并擦干外表面的残余硅油。 6 整机性能测试 按产品标准要求和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合格后,把阻尼器活塞调整到安装吊点所要求的冷态位置处,装上外壳组件。 7 记录 零件完工填写 :阻尼器系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