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自然科学概论.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自然科学概论(化学)期末考试题1、国际能源相比与我国能源的特点,人类利用能源经过哪几个时期,对生产发展有何意义。我国能源具有一下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能源消费系数高,效率低 主要表现为生产耗能高。可再生资源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蕴含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这有利于多元化能源的开放利用。区域分布不均匀,我国北方主要以煤为主,南方能源较短缺。环境形式严峻 我国的能源以煤为主,污染环境严重。 Ps我国能源的现状和特点是由国内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能源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是: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积极开发石油和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优质,高效,低耗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类使用能源经过的阶段 柴草时期:从火的发现到18世纪产业革命期间,树枝杂草一直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可以说,人类是在利用柴草的过程中产生了支配的能力而成为万物之灵的。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人类开始了对煤炭的大量开采和使用。煤炭的利用推动了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后一百多年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石油 天然气时期 能源结构从单一的煤炭转向石油和天然气。新能源时期:让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基础2 、生态平衡含义,就目前生态环境的观点解说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3、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请你从环境发展的角度来说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4、 何为超导材料,有何运用,超导材料的发展趋势如何超导材料,是指具有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现已发现有28种元素和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为超导体。①利用材料的超导电性可制作磁体,应用于电机、高能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运输、受控热核反应、储能等;可制作电力电缆,用于大容量输电(功率可达10000MVA);可制作通信电缆和天线,其性能优于常规材料。②利用材料的完全抗磁性可制作无摩擦陀螺仪和轴承。③利用约瑟夫森效应可制作一系列精密测量仪表以及辐射探测器、微波发生器、逻辑元件等。超导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可以用于超导电动机,超导磁铁(应用到超导粒子加速器,磁悬浮列车等),超导技术还可以用到核磁共振仪等设备上,极大提高一起的分辨率。总之,一旦解决了超导材料的实用性问题,其应用前景之广阔是不可限量的。5 、人体营养素包括哪几大类物质,分别简述各自作用 1、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体内不断地进行合成与分解,是构成、更新、修补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给能量. 2、脂类 脂肪是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和固定内脏,防止热量散失维持体温. 3、糖类(碳水化合物) 糖类是人体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供给,它也是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4、水 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是人体内体液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具有调节体温、运输物质、促进体内化学合成和分泌体内润滑肌肤和器官的作用. 5、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需要量虽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够,必须不断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分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除维生素A\D\E\K外的其他维生素)两类.它们对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6、矿物质 矿物质是骨骼、牙齿和某些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能活化荷尔蒙及维持主要酵素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机能调节作用.6 、我国从2011年5月1号起,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一规定有何意义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尤其是对肺部。公共场所吸烟容易造成火灾。公共场所吸烟,容易对其他人造成极大影响,比如二手烟的影响,还会污染周边空气环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