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银屑病知识讲座.doc

发布:2018-03-05约4.5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银屑病知识讲座 主持人:在人类健康发展史上,牛皮癣[银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它虽不危及生命,但层层脱屑,红斑片片,好发于裸露部位,如头部、四肢、前胸、后背等部位,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往往使正常人对患者产生厌恶,患者身心形成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牛皮癣病理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基底层角朊细胞进入增生池的较正常明显增多,且细胞增殖加速,丝状分裂周期从正常的311小时缩短至37.5小时.表皮通过时间也从28-56天缩短至3-4天,由于角朊细胞过快的通过表皮,使它来不及完全成熟,在组织学上出现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其皮损特征是起初出现红斑丘疹,表皮覆盖一层层银白鳞屑,皮肤干枯、脱屑结痂有的皮肤症状连成一片,状如地图,有的瘙痒,流脓流水,血迹斑斑,目不忍睹。牛皮癣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患者病情春季、冬季加重,夏季缓解。全国总患病率为0.72‰,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初发年龄男性大多为20-39岁,女性大多为15-39岁。近十年来发病率有上升和提前的趋势。普遍认为与工业污染和工作环境有关。牛皮癣好发于裸露部位,如头部、四肢、前胸、后背等部位。虽不危及生命,但经久不愈,逐年迁延复发加重,脱屑瘀血,燥痒难,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尤其是少男少女,肌表羞于外露,直接影响美观,给学习、工作交朋友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患者身心形成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牛皮癣病因复杂,医学界中医与西医各持己见。中医叫做牛皮癣,认为多由营卫失和,外侵潮湿,感受风热,外风湿热之邪,引动内蕴湿热,外发肌肤,则可出现皮肤红斑、丘疹病、渗出、糜烂、皮肤瘙痒,脱屑等;饮食节,过食鱼腥海味、过饮茶酒、过食生冷油腻,致使脾胃失和脾之运化功能失调,生湿化热、湿热内蕴;邪气蕴积,气血瘀阻;血虚风躁,肌肤失养;长期精神紧张,情志不畅,心情急燥、操劳疲惫、心绪烦扰、气郁化火、伏于营血,外不能宣泄,内不能利导,致使气血不畅阻于肌表而生。西医叫做银屑病,对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认为与遗传感染(病毒与细菌)、免役、代谢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一、寻常型银屑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银屑病的95%,初期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片,鲜红或深红色,高出皮肤,底部浸润明显,边缘清楚,周围有炎症红晕,表面覆盖多层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为薄膜现象,这是角质层被剥落后露出的棘细胞层,若再刮除薄膜,会使真皮乳头层顶部毛细血管被刮破,出现许多小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鳞屑、薄膜、出血点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特征,称为三联征。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从发生到最后消退,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期,是皮损的急性发生阶段,特点是新的皮损不断出现,原有的皮损也可以不断扩大,但皮损发生发展的快慢以及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可以有很大的区别,有的皮损突然爆发,短期内可布满全身,但很快不再发展,从而进入静止期,有的则不断出现少量的皮损,而原来的皮损或缓慢的持续发展,或停止发展而处于静止状态,甚至有少量皮损已开始逐渐消退,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期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才能过渡到静止期。进行期皮损炎症比较明显,常表现为鲜红色,上面覆盖有疏松的,容易脱落的的银白色鳞屑,皮损的周边常有一圈红晕,在进行期,如刺激健康皮肤表面,即可发生银屑病样皮损,称为“同形反应”,这是银屑病特征性表现之一,同形反应可继发于外伤,单纯刺激、注射、手术切口等,也可继发于湿疹样皮炎,或陈旧的疤痕等处,同形反应一般不出现在静止期和消退期。静止期,亦称稳定期,皮损发展基本停止,炎症已不明显,红晕消退,皮损逐渐缩小、变平、鳞屑减少,此期可保持相当长的时间,消退期,旧疹不断消退,鳞屑变薄,破碎以至消失,有的皮损中央消退,呈环状或半环状,有的特大片分割成许多小片,多数皮损先从周边消退,逐渐缩小,最后成为淡白色色素减色斑或深褐色色素沉着斑。银屑病皮损有自行消退倾向,但绝大部分患者是在经过治疗后皮损才逐渐减轻或消退,从病程上来说,皮损消退顺序是由进行期转变到静止期,再转到消退期,从部位来看,一般自上肢躯干开始消退,下肢消退较慢,头皮,手足等处皮损消退则更慢,一般来说,点滴状,钱币状皮损消退相对较快,斑片状、地图状、蛎壳状皮损消退相对较慢,初发者消退较快,而患病时间长,发作次数多,用西药治疗过的皮损消退较慢,皮损消退快慢与病程长短是成正比的,与皮损的数目则无明显关系。寻常型银屑病根据皮损的形态,可分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同是寻常型病,不同的患者,他们的皮损形态可以有所不同,就是同一个患者,皮损的形态在病程中也常会表现不同。皮损呈点滴状散在身体各处时,称为点滴状银屑病,常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