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设计.doc

发布:2018-04-16约5.62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设计 篇一:《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澳门及《七子之歌》创作背景。 2、理解歌曲表达情感,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及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用深情的歌声淋漓尽致的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歌曲的情绪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中五,六度音程的把握。 2.歌曲情绪,格调的把握。 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是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东方之珠》,你们学会了吗? (好,我们来复习一下,老师给你们领个开头) 教师对同学们的演唱做简单的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首新歌《七子之歌——澳门》 教学过程: 一. 展示 1.《学习目标》 2.《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3. 聆听歌曲二.歌曲初步了解: 二.1.了解作者闻一多,作曲家李海鹰 2.歌曲创作背景 3.“七子”的来历(教师提问) 4. 澳门概况 5. 学习集体诵读《七子之歌——澳门》 三.学习歌曲: 1.第二遍放音乐 2.教师提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 (你感觉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心情? ) (深情、激昂……表达了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急切心情,思念祖国妈妈等) 3.教师分析乐曲中的难点 *《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旋律比较平稳,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4.第三遍放音乐 *(提问:在歌曲中曾几次出现了呼唤母亲?每一 次有什么意义? 在演唱中需要如何处理? 第一 次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第二次表达了盼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最后一 次表达了盼望回归的急切心情。 *(歌曲的演唱中,采用了多种演唱方式,请你说说看?并说出有什么效果?) (领唱——深情诉说 。合唱——烘托情感) 四.课堂练习: 一 组演唱第一 乐段 二组演唱第二乐段。 高潮部分两组一起演唱 五.作业 请大家运用你手中的笔,在“七子之歌——澳门”的旋律上把表现深情思念、渴望回归的旋律画出来 。 下课! 方永杰 宜阳思源实验学校 篇二: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一、歌曲分析: 七子之歌是《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2,中间的高潮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依恋之情和爱国心。 二、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组教学法,分组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其内涵的理解,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表现歌曲内涵及情感。 教学难点:在分组活动中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F 2/4《快快跑》 德国 1 3 ︱5 0 ︱5 4 3 2 ︱1 0 ︱2 2 7 5 ︱5 5 3 1 ︱2 2 7 5 ︱5 5 3 1 ︱ 快 快跑,马儿快快跑 跳过 岩石,越过山包 不要累坏 不要 摔倒, 1 2 3 4 ︱5 0 ︱5 4 3 2 ︱1 —‖ 快 快 跑 , 马儿 快快 跑。 说明:在教学中老师用两种演唱方式范唱。一种是扁、挤的声音,像幼儿园小孩似的。学生听了哈哈大笑;另一种空、松、高位置的声音。学生们通过对比,直观地明白了什么是“好听”的声音,什么是正确的演唱。 (设计意图:此为我的音乐课常规环节。既是发声练习,也是组织教学。用钢琴伴奏练声,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在练习中开始美妙的音乐之旅。) 二、导入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 2、师:长这么大,是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母爱。现在让我们伴随这美妙的旋律回忆母亲给予我们的一点一滴。 3、师生同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4、师:生活在母亲的怀抱是幸福的,如果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你会怎样呢? 5、今天我们就通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