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承载力.ppt

发布:2018-05-23约3.15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承载力 主要学习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与目标 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估(掌握)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掌握) 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质量(掌握) 旅游承载力(掌握) 旅游设施建设(掌握)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与目标 经济技术活动(开拓+建设) 含义 提高+改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资源本身(破坏) 吸引力衰减——生命周期 确定开发方向 游客需求(变化) 原生性开发(潜在旅游资源)、再生性开发(现实旅游资源) 目标:实现经济效益、促进目的地居民收入的提高 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估(掌握)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掌握) 开发服从、促进保护(前提) 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永续利用 开发规模 = 当地旅游承载力 资源个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突出独特性 尽量保持原有风貌、挽救性修缮(修旧如旧) 资源环境—民族性、地方性 协调、周到 服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符合旅游发展规划 讲求经济效益 确定开发的先后顺序 分期分批开发 努力降低成本 利用当地的人力、财力、物力 四、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完善的交通 “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 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 满足游客需要、协调当地环境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设计、建设或整修 原生开发、再生开发 建立景区景点管理机构,培训专业人员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制定、实施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 全程保护(自始至终) 五、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质量(掌握) 空气质量标准:6种空气污染物浓度值 旅游生态环境质量 水体质量标准:21项(色、嗅、漂浮物等) (空气、水体 噪声质量标准:5级(严重、中度、轻度、 土地、生物等) 较好、好) 当地的社会秩序、卫生与健康状况 旅游社会环境质量 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态度 当地各项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 可持续开发——不损害后代人对此的需求 开发建设6项准则 弊小开发(损害程度、时间、速度、影响) 决策利多开发——决策有利于大多数人 六、旅游承载力(掌握) 概念:最大游客数量(无破坏性后果、游客体验质量无下降) 自然承载力:土地及设施设备的容量限度(空间、设施) 心理承载力:游客对目的地拥挤、喧闹的知觉承受能力 内容 生态承载力:目的地生态系统对来访游客数量承受的极限 社会承载力:目的地居民、企业对旅游发展给当地带来的 变化的接受限度——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管理水平的承载力 旅游承载力的测量 旅游地可供游览使用的面积 旅游地日承载力= ————————————— × 循环系数 游客人均使用标准(平方米/人) 每日开放时间 循环系数=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