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3
路基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段公路采用城市Ⅰ级主干道建设标准,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31.5米和40米,行车道宽度为2×12.25米,荷载标准结构为公路-Ⅰ级。
本合同段为第三合同段,起点为K4+000,终点为K6+000,全长2.0km,路基填方26.5万立方米,路基挖方44.8万立方米。
2、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2.1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路线所处贵州高原东南斜坡地段,区域位于南华准地台与杨子准地台的过渡地带,受构造运动作用,山岳与谷地多呈南北走向排列,与构造线基本一致,属浅-中等切割地貌,路线区内主要表现为峰丛狭谷及盆地平坝等二类;路线方案布设妥善解决好与周围地形、地物的适配关系,合理利用自然地形,避免大填大挖,减少路基土石方工程,少占良田沃土。
2.2气象、水文
路线所在地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表现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气候随地势高低略显垂直变化,山地比河谷洼地气温偏低;年均降水1448.1mm,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隆雨量的55-60%;年均气温15.9℃,6-8月最热,最热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高气温34.4℃;最冷月日平均气温5.6℃,极端最低气温-7.9℃;平均无霜期294天/年,平均冰冻期7天/年;常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低温、绵雨、凌冻等。
路线所经区域内无大型流水水系,主要溪沟发育于洛邦镇及牛场镇境内,呈树枝状分布,与山脉走向及构造走向近于一致;在河流溪沟之外,流域内地表水体形式尚有冬水田(水稻田),水库及人工沟堰构成测区内网状地表水系统;沿线地下水、地表水的水质良好,酸碱度适中,对工程结构物无侵蚀作用。
2.3地质
本合同段所在区域位于扬子准地台滇黔褶断区黔南坳陷褶断束的东北部及江南地轴雪峰迭隆起的西南边缘,从总的构造特征看来,本区既扬子准地台的特征,亦具南华准地台的特点,振荡运动频繁,沉积间断较多,构造运动自古以来主要以褶皱运动为主,形成宽缓背斜及紧密向斜相间的隔槽型褶曲,其构造方向受江南地轴控制。
3、工程特点
3.1工程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标准高。
3.2线路长、时间紧,任务重。
3.3本合同段结构物密集,重点是路基土石方工程;难点是改道及鱼塘河道清淤施工。
第二部分 编制依据
1、都匀市173至至夏蓉高速公路东互通立交(匝道口)第三合同段招标文件。
2、都匀市173至至夏蓉高速公路东互通立交(匝道口)第三合同段相关施工设计图及技术交底。
3、JL-B总监办《路基工程监理交底》。
4、都匀市173至至夏蓉高速公路东互通立交(匝道口)第三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现行施工规程、技术规范及施工合同文件等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6、本合同段对施工图审查复核资料,施工现场实地调查资料
第三部分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案
工期安排:2011年9月15日~2012年6月15日,工期270天。
人员、设备配备:根据本段实际情况, 配置以下的人员、设备配置:
人员配备:
路基施工员:2人
质检员: 1人
试验员: 1人
测量员:4人
设备配备
推土机(T320、T220):2台
挖掘机:5台
自卸汽车:30台
振动压路机(30T以上):2台
ZL50装载机: 2台
空压机:6台
现场采用挖机开挖装车,配备自卸汽车运输,装载机在倒土场推土,填方采用推土机配合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
二、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
2、组织有关人员对路线走向,取土场及弃土场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涵洞位置、地质水文状况、水准点及控制桩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对。
3、做好现场布置及临时设施的施工、维护、修建施工便道。
4、恢复路线中、边线,包括路基坡顶、坡脚、边沟、红线、弃土场、涵洞位置、打桩标明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5、开挖边沟和横沟(每20m设一道),排除地表水,在放填方段坡脚线时,每侧应按横断面图加宽50cm。
6、将用作路基填方的土样按规范要求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液塑限,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CBR值,颗粒分析等试验,并编写开工申请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7、在路基占地范围内进行场地清理,清除表土、杂草、树根、淤泥、拆除障碍物。场地清理完成后,应用压路机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要求,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报工程师审批。
8、在弃土场及路基两侧的红线范围内沿线开挖临时排水沟渠,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