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与智能家居整体解决系统设计方案 (精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智能小区与智能家居整体解决系统设计方案
前言:
本系统设计方案遵循下列5个原则,其系统功能达到建设部《智能小区配置大纲》的要求和上海市《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的要求。在系统联动方面、信息服务方面是本解决方案的特色。
1 系统采用统一管理平台和统一传输网络。这是目前智能化小区、智能家居系统中领先的设计理念,也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方向。
2 系统中所提供的功能除了安全、可靠、便捷外,更进一步强调系统的联动和信息的服务,从而使智能化小区、家居智能系统更突显其人性化,让现代科技能真正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3 在强调系统的完整性的同时,更关注系统的成本的控制,完善的系统并不全是靠金钱堆积起来的。合理的系统配置、技术的创新是控制成本的最佳手段,对于投资的每一分钱都希望能体现出其价值的所在。
4 改变目前智能小区系统集成设计从下向上的设计思路,我们将从上而下进行设计。注重各子系统间的联动,使智能小区、智能家居的功能发挥到及至。
5 所选用的系统网络和设备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扩充性、易维护性。
智能小区、智能家居系统集成设计
一 智能小区智能家居系统网络
作为一个超大型住宅小区,系统网络的选择好坏是决定了整个系统设计的成败。目前有些智能小区系统不成功,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没有选择一个理想的系统传输网络,从而产生系统传输不稳定、功能扩充无法实现,系统间的联动变成了纸上谈兵,维护成本高、难度大,系统象“玻璃花瓶”般好看但很脆弱。
通常在智能化小区中应用的系统网络有:RS-485、CAN bus、Lon Works、以太网。但它们应用在智能小区中都有些弱点。
4种总线网络的比较:
通讯总线种类 网络结构 总线最大节点 传输距离 传输速率 可靠性 系统造价 维护费用 RS-485总线 总线型 32个 1.2km 300-9.6kbps 较差 较低 较低 CAN总线 总线型 110个 10km 5k-1Mbps
按传输距离 较高 较高 较低 Lon Works总线 无限制 无限制 2.7km 300-1.25Mbps 较高 很高 较高 以太网 HUB 无限制 由传输介质决定 10-1000Mbps 较高 很高 较高 从某种角度讲,它们并不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化小区系统网络,那么适合中国情的智能化系统网络应该具备那些特征呢?
自由网络拓扑结构:可根据小区的总体规划,网络结构可以是总线型、星型或二种的混合型。最好象“拉电灯线”一样的随意。
较长的传输距离:在中国,通常有大型社区的开发,所以对网络的传输距离希望是能足够长,最好能达到10Km。
低廉的系统价格:中国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低成本的系统维护费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修修补补”是节约,如果选用的总线系统维护成本过大,这与我们的国情、人们的观念不相同。
简单的使用和管理: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很有限、住户的整体水平也参差不齐。过于复杂的系统会让人“束手无策”。
高效的信息传递:为了要降低系统网络的价格,只能以“牺牲”网络的速率为代价,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无形中就是提高传输速率。
灵活的组网方式:我们现在的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计划不如变化快”,而房地产开发有它的特殊性,一旦执行,再改变将会投入很大的成本。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智能化系统建设往往滞后于整个小区的建设,因此灵活的组网方式变得至关重要。
模块化的网络结构:先期的规划与日后的使用有时会脱节。模块化的网络结构,给日后使用中功能的不断增加、升级提供方便。使得智能化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落后。
可靠稳定的传输平台:所有的一切均需要建立在一个可靠稳定的传输平台上,它主要表现在系统设备故障自动隔离,不会因为某些设备的故障而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
开放式接口模块:通过接口模块能集成其他系统的设备。这种传输方式我们称她为“透明传输”。这对“百花齐放”有很大的好处,也解决了目前智能小区设备的“排他性”。
本方案我们选用上海敏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专门用于智能化小区、家居智能的控制传输平台――Q-bus。他们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获国家发明专利。它的网络结构如下:
RS-485,CAN bus, Lon Works,以太网,Q-bus用于智能小区、家居智能中的综合比较:
Q-bus在技术上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使得她在上述几种总线网络应用于智能小区、家居智能方面更具综合优势。
信息的碰撞处理
分叉反射处理
网络设备故障隔离
高效信息传递
开放式接口模块
以Q-bus作为系统传输平台的智能小区、家居智能能集成哪些子系统?他们的功能如何?
楼宇(可视)对讲
住户报警
单(双)向信息发布
楼宇自控(BA)
一卡通
车辆管理
公共区域的防盗报警、求助呼叫
电梯控制
各子系统联动
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