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湿地的研究进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伊春市湿地的研究进展
摘要: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洪涝、固定CO2、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又有发展绿色产业、开展特色旅游的经济功能,同时还具有科普教育等社会功能。本文对伊春市湿地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保护湿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的建议。
关键词: 伊春市;湿地;生态保护;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 :F06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美化环境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因此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伊春市地处湿冷的寒温带与温带气候,宽坦沟谷、河漫滩与平缓坡地的广泛分布以及长达6个月以上的季节冻土和永久冻土层对地表水的阻隔,这些都是沼泽与沼泽化草甸湿地广泛分布的重要因素。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和冻土沼泽化为主要的形式出现在当地湿地形成发育过程中[1]。伊春市湿地主要分布在伊春市中部和北部地区,在汤旺河及支流沿岸,山缓坡和山龙带集中分布。伊春市湿地属于山区湿地,总面积106.96万hm2,按土地类型可分为重沼泽、宜林沼泽、江河湖泊;从湿地类型可划分为: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99.2万hm2,河流湿地6.11万hm2,湖泊湿地1.04万hm2,库塘0.61万hm2[2]。植被类型主要为兴安落叶松—笃斯越橘—藓类和苔草。
1、伊春市湿地的主要功能及保护利用现状
1.1伊春市湿地的生态功能能
一、涵养水源和调洪功能 伊春市的湿地类型主要是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沼泽和沼泽化湿地的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质比较特殊,孔隙度大,饱和持水量大,在伊春市的沼泽地中土壤饱和持水量可达到400%~1030%,成为天然的生物蓄水库。
二、积累有机物,是CO2的“汇”,同时又是CH4的“源”天然湿地中的有机物浸在水中,气温低、湿度大、水源补给稳定、土壤长期过湿,动植物残体不能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不断积累,在未受干扰的状态下,是净碳汇,起到减小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作用,又因是厌氧条件,又成为CH4的排放“源”。如果湿地被开垦或者气候干旱,湿地就会成为净碳源。
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小兴安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和水热条件相差较大,沼泽与沼泽化草甸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为不同的生物提供相应的栖息环境。1996年于砚民对小兴安岭湿地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对策进行研究。以小兴安岭红星湿地保护区为例,库斯吐河等黑龙江水系贯穿于于该湿地中,该湿地有河流湿地、泛洪平原湿地、藓类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有高等植物885种生长于该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一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八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八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十三种。
1.2保护利用现状
一、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伊春市湿地分布广泛,哪里有森林,哪里就有湿地;零散分布、面积较小。这样就造成保护管理不便,容易遭到破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湿地保护意识的加强,伊春市建立红星、乌伊岭等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红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林间湿地、珍稀动植物;乌伊岭、翠北两个保护区主要保护森林湿地;库尔滨河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湿地、野生动物;友好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林间湿地。这些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天然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资源和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及政策保护伊春市政府高对湿地保护非常重视,于2009年10月发函,商请中国林科院委派专家,经过课题组两次到伊春野外实测和收集数据资料,开展了《伊春市森林和湿地资源价值评价研究》[3]。于2010年5月下达了关于加强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4]。
三、野生果实的采集与加工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在野生果实的采集和加工利用、建塘养鱼和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已经取得了效益。五营、红星林业局加工笃斯越橘果汁,取得了良好的效益[5]。
四、湿地旅游 为大力发展湿地旅游伊春市新青林业局建立新青国家湿地公园;很多林业局开展漂流等湿地旅游项目[6];2011年8月8日伊春市乌伊岭首届兴安水乡湿地旅游文化节开幕,充分展示林间湿地在生态建设、自然保护、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突出湿地文化在建设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湿地旅游在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拉动内需等方面的示范作用[7]。
2、伊春市湿地存在的问题
2.1湿地面积减小且零散
2008年宁静等对黑龙江省近50年来沼泽湿地退宿特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伊春市湿地面积从1954年到2000年降低25%;从沼泽湿地的斑块景观特征上看,较大的湿地斑块退宿为离散破碎的小斑块,斑块之间聚集度降低,分离性和离散度锐增,进一步说明沼泽湿地景观趋于破碎化。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伊春市是主要的国有林区,可开垦耕地较少,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