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培训教程)15:网络系统分析及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 15.1 主要知识点 15.2 结构化布线 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 综合布线的结构 系统标准 器材和设备(IDF、MDF) 案例分析 15.2.1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 15.2.2综合布线的结构 15.2.3 系统标准 (1)国际布线标准ISO/IEC 11801:1195(E)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物综合布线; (2)美国国家标准学会TIA/EIA 568A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 (3)欧洲标准EN 50173 建筑物布线标准; (4)美国国家标准学会TIA/EIA 569A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路径及空间标准; (5)美国国家标准学会TIA/EIA TSB-67 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现场测试规范; (6)美国国家标准学会TIA/EIA TSB-72集中式光缆布线标准; (7)美国国家标准学会TIA/EIA TSB-75大型间办公环境附加水平布线惯例; (8)欧洲标准EN 50167,En 50168,EN 501669 分别水平配线电缆、跳线、和终端连接电缆以及垂直配线电缆; 15.2.4 器材和设备 15.2.5 案例分析 15.3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应用需求分析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需求分析 15.3.1 应用需求分析 15.3.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15.3.3 需求分析 15.4 网络系统的设计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网络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网络系统的设计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 设计评审 15.4.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15.4.2 网络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网络工程目标 网络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网络工程目标 对网络工程目标要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制定网络工程总目标时应确定采用的网络技术、工程标准、网络规模、网络系统功能结构、网络应用目的和范围。然后,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分期工程的具体目标、网络建设内容、所需工程费用、时间和进度计划等,并对目标采用分步实施的策略。一般我们可以将工程分为三步。 1) 建设计算机网络环境平台。 2) 扩大计算机网络环境平台。 3) 进行高层次网络建设。 网络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网络工程设计原则 网络信息工程建设目标关系到现在和今后的几年内用户方网络信息化水平和网上应用系统的成败。在工程设计前对主要设计原则进行选择和平衡,并排定其在方案设计中的优先级,对网络工程设计和实施将具有指导意义。 1) 实用、好用与够用性原则 2) 开放性原则 3) 可靠性原则 4) 安仝性原则 5) 先进性原则 6) 易用性原则 7) 可扩展性原则 15.4.3 网络系统的设计 确定协议 确定拓扑结构 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 确定结点(结点的处理能力) 确定网络的性能(性能模拟) 确定可靠性措施 确定安全性措施(安全措施的调研,实现安全措施的技术和设备的评估) 网络设备的选择,制定选择标准(成本、性能、容量、处理量、延迟),性能指标的一致性,高级测试的必要性,互连性的确认 确定协议 用户需求分析已经对需求有了详细的描述,组网工程中,工程设计人员首先应根据用户的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水平、业务需求、技术条件、费用预算等,选择恰当和合理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栈。 不同的网络模型采用不同的协议栈,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TCP/IP模型,占主导地位的协议栈是TCP/IP协议栈 内部局域网的组网技术有很多种如以太网、FDDI、ATM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而通过网关和外部Interet通信时一般采用TCP/IP协议。 确定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的分层设计 从逻辑上讲,设计大型网络时可以从中心开始把通信网络划分为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每层完成的功能不一样,各有其特点。然后按层次用不同的要求设计网络。网络的层次化设计的优点在于: 简单; 设计灵活; 可管理; 几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拓扑结构、蜂窝拓扑结构环星型拓扑结构 确定连接 确定结点 节点是在网络中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它可以发送、接收或转发、处理并存储数据,它可能是一台用户终端或服务器,也可能是一个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吞吐率 吞吐率是衡量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它的含义是单位时间上的总通信量。 U=M*(1-P)/[(M/S)+T] U:吞吐率、M:报文长度、P:误码率、S:线速度、T:传输报文之间的空闲时间 关键计算设备的安装位置 网络终端:工作站(个人电脑 服务器)还有中间环节的路由等的处理能力 确定网络性能 网络性能主要是指分组转发率(对于交换机、网桥和路由器)、吞吐量(单位时间内被成功传送的信息量)、分组丢失率、出错率、事务处理速率(针对应用服务器)、响应时间(针对任何需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