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引入助盲志愿者服务机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共图书馆引入助盲志愿者服务机制 摘 要 助盲志愿者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满足盲人读者的特殊需求,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范畴,同时也满足了新时代人们奉献社会、提升自我的内在需要。论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引入助盲志愿者的服务内容、管理等机制,分析了助盲志愿服务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助盲志愿者工作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全民阅读 盲人读者 公共图书馆 志愿者 服务机制
分类号 G252.17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0.008
The Introduc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to Help the Blind in Public Libraries:A Case Study of Jinling Library
Zhang Jie, Zhou Kuanhua
Abstract Introducing the volunteer system to help the blind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reader service of public libraries, which contributes to satisfying the special needs of blind readers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of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At the same time, it meets the inner needs of people in the new era contributing to society and improve themselv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service contents, 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Also,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service, and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s of building up a working mechanism of volunteers to help the blind.
Keywords Nationwide reading. Blind readers. Public libraries.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盲人读者是图书馆读者的一个特殊群体,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性设施,秉承其“平等、公益”的原则,有义务确保视障读者和健全人一样享受同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国内外很多公共图书馆都早已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用来辅助图书馆各项读者服务工作,一般包括整理图书、引导借阅、少儿辅导、读者活动等。这其中也包括了为盲人读者服务的志愿者,本文称之为“助盲志愿者”,他们面向盲人读者开展更加专业、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
1 公共图书馆引入助盲志愿者服务的必要性
虽然盲人读者在全体读者中的占比并不大,但由于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使其对服务专门性、引导性需求较高,因此无论是“迎进来”或是“走出去”,在服务过程中,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遇到了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引入助盲志愿者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1.1 有助于满足盲人读者的特殊需求
盲人读者和所有读者一样有着对文化知识获取的需求,然而,由于视力障碍而导致了生理上的行动不便,以及心理上可能会造成自卑、敏感、孤独、自尊心强等特征,使他们在获取图书馆资源和文化服务的方式上产生了特殊性。他们需要贴心的服务,如搀扶、引导、解释、书籍资料的代查代检代送等,以及平等耐心的对话交流,让他们产生信任和安全感。因此,一对一的服务方式最为理想
1.2 有助于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范畴
盲人读者分散在城市各个社区,由于他们出行不便,类似送书上门这种主动、一对一的服务应成为主要服务方式,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公益性录制有声读物工作也需要一批具有普通话语言能力、录音技能的志愿人员持续性开展。然而,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只有1~3名在编人员任职,只能为少数到馆盲人读者服务,如若开展更为全面、细致、多样性的服务,就会面临人力不足的情况,而招募志愿者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两方面的困难
1.3 有助于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fow)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的5种需求层次理论,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且这5种需求呈阶梯状从低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