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牡丹详细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用植物——牡丹 目录 名称 来源 产地 采收和加工 植物形态 性状鉴别 化学成分 功效与主治病症 牡丹的来源 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从南北朝“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至今,栽培历史已有1500年。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始于南北朝 。到了隋朝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开始逐渐扩大 。唐朝时期,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北宋时牡丹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牡丹的分类 牡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例如: 一、以数字命名:一捻红、二乔、三变赛玉、四旋、五彩云、七蕊、八宝香、九萼红、十样锦、十八号、一百五、千心黄、万花一品。?? 二、?按颜色命名??:?脂红、豆绿、夜光白、朱砂红、白素素、大棕紫、晨红、泼墨紫、沙白、御衣黄、深黑紫、芙蓉白、种生黑、种生紫、大叶黄。? 三、??就人物命名??:?西施、昭君出塞、杨妃醉酒、嫦娥奔月、二乔、文公红、飞燕红妆、少女妆、淑女妆、杨妃出浴、洛神、观音面、绿珠坠玉楼。 四、以珠宝命名:冠世墨玉、璎珞宝珠、八宝香、蓝田玉、红宝石、元瑕玉、蓝宝石、玛瑙红、珊瑚台、玛瑙翠、紫玉、脂玉、玲珑塔、玉含金、紫如意等。 牡丹的道地产区 牡丹入药部位主要为根皮,称为牡丹皮。 牡丹皮的道地产区为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甘肃、陕西、山东、贵州等地。此外,云南、浙江亦产。以湖南、安徽产量最大。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称为凤丹皮;安徽南陵所产称瑶丹皮;重庆垫江、四川灌县所产称川丹皮;甘肃、陕西及四川康定、泸定所产称西丹皮;四川西昌所产的称西昌丹皮,质量较次。 牡丹的采收和加工 牡丹定植后3─5年即可收获,以4年为佳。8月采收者称伏货,水分较多,容易加工,质韧色白,但其质量和产量均偏低。10月采收者称秋货,质地较硬,加工较难,但其质量和产量均较高。 采挖要选在晴天进行,将植株根部全部挖出,抖去泥土,剪下鲜根,置阴凉处堆放1─2天,待其稍失水分而变软 习称跑水 ,除去须根 丹须 ,用手握紧鲜根,扭裂根皮,抽出木心。优质药材凤丹皮均不刮皮,直接晒干。根条较粗直、粉性较足的根皮,用竹刀或碎碗片刮去外表栓皮,晒干,即为刮丹皮,又称刮丹、粉丹皮。根条较细、粉性较差或有虫疤的根皮,不刮外皮,直接晒干,称连丹皮,又称连皮丹皮、连皮丹、连丹 。 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炒丹皮:将丹皮片入热锅内,不断翻炒至略有黄色焦斑时,取出,凉透。 丹皮炭:取牡丹皮片入锅内,以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为度,喷淋清水,取出,凉透 。 酒制 :取牡丹皮片与黄酒拌匀,焖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 。 .鳖血制 :将丹皮放盆内,将鲜鳖血注入,搅拌均匀,使药片颜色通红,取出晾干即可 。 牡丹的植物形态 牡丹属于毛茛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根粗大。茎直立,枝粗壮,树皮黑灰色。 叶互生,纸质;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近技项的叶为三小叶,顶生小叶常深3裂,裂片2-3浅裂或不裂,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时被白粉,沿叶脉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2-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 花两性,单生枝项,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宽卵形,大小不等,绿色,宿存;花瓣5,或为重瓣,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亦具紫红等色,花药黄色;花盘杯状,草质,心皮5,稀更多,离生,绿色,密被柔毛。 蓇葖果长圆形,腹缝线开裂,密被黄褐色硬毛。 牡丹的性状鉴别 原丹皮:根皮呈简状、半筒状或破碎成片状,有纵剖开的裂隙,两面多向内卷曲,长5-20cm,直径0.1-1.5cm,厚0.l-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紫褐色,粗皮脱落处显粉红色,有微突起的长圆形横生皮孔及支根除去后的残迹;内表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细纵纹,常见发亮的银星(牡丹酚结晶)。质硬而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显粉性,外层灰褐色,内层粉白或淡粉红色,略有圆形环纹。有特殊浓厚香气,味微苦凉,嚼之发涩,稍有麻舌感。 刮丹皮:外表有刀刮伤痕,表面红棕色或粉黄色,有多数包浅的横生疤痕及支根残迹,并有极少数灰褐色斑点,系未去净之粗皮。以条粗长,皮厚,无木心,断面粉白色,粉性足,亮银星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木柱层为4-8列木柱细胞,浅棕红色,类长方形或类方形,切向24-60μm,径向8-24μm。皮层十数列薄壁细胞,多切向延长,靠近木柱层3-5列细胞壁稍厚。韧皮部宽广,约占横切面径向的4/5,筛管群明显;韧皮射线宽l-3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50μm。 粉末特征:淡灰白色。①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3-19μm,脐点明显,点状、星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较大,由2-6分粒组成。②草酸钙簇晶直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