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最新整理】兽用板兰根原料产业化基地扩建项目建议书.doc

发布:2018-02-20约2.8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兽用板兰根原料产业化基地扩建项目 l.1.2 建设性质:扩建 l.1.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1.1.4 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 本项目依托企业现有中药材加工生产线,在现有100亩党参、黄芪等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实施500亩板兰根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期限:一年 建设内容: (1) 建筑工程: 本项目主要生产工程包括平整土地500亩、打井5眼、整地500亩;辅助设施主要包括库房200平方米、多媒体教室200平方米、挑选晾晒场500平方米、质量检测室80平方米。 (2) 设备购置: 项目需购置各类设备141台(套),其中生产设备120台(套),主要包括耕作工具、除草工具、采收工具等;辅助设备9台(套),电路管线、质检设备、多媒体设备等;办公及公用设施10套;农用三轮车2辆。以及引种1500公斤。 l.1.5 新增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投资规模:项目新增总投资195.15万元 资金构成: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76.75万元,其中土建工程61.41万元;设备购置费55.5万元,安装工程费5.06万元;种植户技术服务费、开办费等其它费用38.71万元;预备费用16.07万元。资金占用费1.8万元。流动资金16.6万元。 无偿资金投资方向:种植户技术服务费21万元(技术示范10万元、种植户技术培训6万元、科技人员补助5万元);水质、土质、空气监测设备15万元,质检设备10万元,多媒体设备4万元;员工培训费5万元。 l.1.6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95.15万元,项目资金主要通过两个渠道筹措:一是申请财政扶持资金130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100万元(有偿资金75万元、无偿资金25万元)、市财政资金10万元、县财政资金20万元,市、县资金全部为无偿资金;二是企业自筹65.15万元,企业自筹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近年盈利所得。 1.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公斤 30000 1.2 板兰根 吨 130 2 总投资 万元 195.15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76.75 2.2 投资方向调节税 万元 0.00 2.3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8 2.4 流动资金 万元 16.6 3 全厂定员 人 15 4 全年生产天数 天 360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6.41 6 正常年销售收入 万元 89.7 7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0.00 8 年利润总额 万元 43.29 9 年所得税 万元 14.28 10 年税后利润 万元 29 11 投资利润率 % 22.18 12 投资利税率 % 22.18 13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6.16 税前 14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8.77 税后 15 财务净现值(Ic=8%) 万元 206.7 税前 16 财务净现值(Ic=8%) 万元 117.2 税后 17 投资回收期 年 5.34 税前 18 投资回收期 年 6.86 税后 19 借款偿还期 年 4.93 含建设期1年 20 盈亏平衡点(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 % 35.76 1.1.8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本项目依托企业中药材生产加工优势,利用当地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及中药材种植优势,建设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通过500亩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带动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拓展当地农户增收途径,提高当地农户种植积极性,从而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使当地中药材产业实现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的产业链条。 项目实施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对企业员工及种植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通过技术示范,引导农民进行中药材的科学种植,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通过水质、土壤、空气的监测化验及为农户免费提供种苗,保证中药材品质质量,是事无公害种植,通过和农户签订产品保护价回收协议,保障农户的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 通过本项目建设,将每年为中药材种植户的种植地进行水质、土壤、空气的监测化验,保障种植环境质量,年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30000公斤,可直接带动当地1000余户农户进行板兰根种植10000余亩,按户均种植板兰根10亩,亩产200公斤板兰根,每公斤按5元回收计,户均可增加收入10000元,总计增加农户收入1000万元。此外项目拟通过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发展黄芪、党参、白芍等中药材种植,并根据企业目前中药材生产加工能力与种植户签订黄芪、党参、白芍等产品的回收协议,保障农户的经济利益。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⑴ 原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