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关系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第10期 总第332期 第30卷
财务关系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纪建悦 李 姣
摘要:本文综合契约理论、期望理论以及资本循环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财务关系与公司绩效间的内
在关系。在此基础上,以2000-2009 年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财
务关系综合指标;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该指标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务关系
与公司绩效存在相关关系,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财务关系在公司绩效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的
财务关系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
关键词:财务关系;公司绩效;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面板数据
JEL 分类号:G32,L14
一、引言
财务管理的内涵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即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处理
财务关系”这一概念决定了财务管理内容的二重性:经济属性(财务活动)与社会属性(财务关系)应该结合
起来进行研究。财务关系体现着财务活动的本质特征,并最终决定财务活动的性质、规模和速度。传统的
财务管理学对财务活动给予充分的关注,试图通过对财务活动的有效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绩效,却忽视了财
务关系在企业价值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财务关系的研究应作为现代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内容,同
时,由于财务关系所体现财务主体的多元性,财务关系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国外缺少对财务关系的专门研究,相关的研究是从利益相关者视角,通过企业在经营中与各个利益相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纪建悦: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 中国注册会计师;
李姣: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41 -
财务关系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关者建立的关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来展开。理论方面,DonaldsonPreston(1995)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概
念、理论分析,认为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公司绩效有正向的关系。实证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建立回归模
型,选取样本,分析利益相关者关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如Berman(1999)选取企业与员工、客户、社区、政
府之间的关系作为自变量,以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因变量,选取KLD数据库中的样本,通
过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员工关系以及顾客关系两个指标与企业的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JiaoYawen(2010)选取独立的社会投资咨询公司的相关数据,来衡量不同利益相关者主体(例如:员工、顾
客、社会等)与企业间所产生关系的期望满足程度,发现不同利益相关者关系与用来衡量公司价值的托宾q
值成正相关;而这种正相关的驱动因素来源于企业的公司绩效。这些研究为财务关系的研究奠定了一定
的基础,但财务关系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范畴并不一致,在借鉴时需要慎重。
国内对财务关系展开研究时,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对财务关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缺乏定量地深入研
究。郭复初(2006)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树立科
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发挥现代财务关系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功能。周俊杰、吴喜爱(1997)对现代企
业财务关系进行探讨时认为财务关系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因此现代企业财务关系不再是简单地只以
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应该借助于整个资金运动的过程所涉及的不同财务主体对财务关系进行管理,实
现对企业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通过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对财务关系影响公司绩效的机理等关键问题缺少理
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这影响了财务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财务关系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资本运动的视角,运用契约理论、期望理论以及资本循环理论对财务关系以及公司绩
效之间的相关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
2000-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财务关系综合指标,之后
运用面板模型对财务关系综合指标与营运能力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