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特殊人群用药及肝肾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讲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血浓度增加,容易产生药物毒性反应。例如:地高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磺胺类、苯巴比妥、普鲁卡因胺、四环素、西咪替丁、氯磺丙脲、呋噻咪、甲氨蝶呤等。 (1)选用尽可能少的药物: 若需联用药物,则不宜超过3-4种,否则极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加剧。 (2)给予最低有效剂量: 老年人用药应以最低有效剂量开始治疗或者是由小剂量逐渐加大,以求找到最合适的剂量,一般采用成年人的1/2-1/3或3/4的剂量,最好是剂量个体化。 (3)选择适宜的用药时间: 应尽量简化药疗方案,使老年患者易于领会与接受,最好是一日用药一次,不宜间隔用药和长期用药。 体外试验蛋白结合率下降药物: 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哌替啶,地塞米松,普萘洛尔,水杨酸类,磺胺甲基异噁唑等。 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分泌激素等物质所占据, ① 有些药物毒性较大,稍有蓄积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如依米丁长期应用可使心肌变性,引起心衰、心率紊乱、甚至死亡; ② 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不可久用,如溴化物的半衰期长达12天,一般连续用药不能超过7天,否则会蓄积中毒; ③ 有些药物如维生素,虽然毒性很小,但是如果长期应用则可导致体内维生素不平衡,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甚至中毒。 3)合理停药,防止蓄积中毒 ① 药物依赖性: 精神药物、抗焦虑药物(安定、利眠宁)久用可引起依赖性,一般用药不超过3个月,如必须应用,应更换药品 ② 成瘾性: 吗啡、杜冷丁等不能超过5天,因一般用药一周就产生耐药,1-2周就可引起成瘾。如必须再用时应间隔10天。 4)及时停药,防止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性 合理延长给药时间可以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 抗结核治疗,一般病情稳定后继续服药一年左右;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般维持用药1-2年左右; 抗癫痫药物治疗,小剂量维持用药可长达3-4年。 5)合理延长给药时间 ① 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引起药源性精神病,也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二重感染,因此一般用药不超过2周。除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之外,一般急性感染可在退热后2-4天停药,磺胺局部用药一般不超过5天。 6)防止药源性疾病 3.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一般原则 用药方案简明(concise) 小剂量应用 择时用药 控制疗程(course of treatment)及时停药 控制嗜好与注意饮食(appetite,diet) 提高用药依从性(compliance) 3.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选药原则 需有明确的用药指证(right patient) 避免不适用于老年人的药物(right drug) 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right dose) 慎用补药tonicity remedies或抗衰老antidotal的药物(right drug)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二)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用药 RUD for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妊娠期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平滑肌张力减退muscular hypotonus,肠蠕动enterocinesia减弱,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峰值后推pusher、降低。 早孕时呕吐频繁的孕妇,口服药物的效果更受影响。 1.妊娠期PK特点-Absorption 分布容积: 血容量约增加35%-50%, 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血液稀释dilution,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增加,体液总量total body water平均增加8000m1, 故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1.妊娠期PK特点-Distribution 药物与蛋白结合: 妊娠期白蛋白减少,使药物分布容积增大; 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使孕妇用药效力增高。 1.妊娠期PK特点-Distribution 妊娠期母体肾血流量增加,通过肾排泄药物加快; 后期和妊高症hypertension during pregnancy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影响,使由肾排出的药物作用延缓,反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应加以重视。 1.妊娠期PK特点-Excretion 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 美国FDA于1979年,根据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经验及对胎儿(fetal)的不良影响,将药物分为A、B、C、D、X五类。 2.妊娠期合理用药与药物致畸作用 RUD and teratogenesis A类: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未见对胎儿有损害, 是最安全的一类,如青霉素钠。 B类: 动物实验显示对胎儿未见到危害, 但临床研究未能证实或无临床验证资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