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复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弈》
复习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记住)
2、掌握重点的字词(记住)
3、掌握文章中蕴含的中心思想(理解并记住)
1.读文章,注意字音和节奏
2、文学常识
(1)《学弈》选自( ),这本书是记录( )的著作,一般认为是( )共同编著。
(2)孟子,名( ),( )时期的
( ),(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3)孟子,被称为“ ”,与孔子并称“ ”
(4)“四书”:《 》《 》《 》《 》
(5)“五经”:《 》《 》《 》《 》《 》
《孟子·告子上》
孟子言行
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
轲
战国
思想家
儒家
亚圣
孔孟
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诗、书、礼、易、春秋
3、文言实词、虚词
弈秋,通国之 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全国
的
善于,擅长
让
教导
下棋
其中的
只
虽然
弈秋的教诲
认为
引,拉
系着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
表顺承
代指鸿鹄
虽然
代词,他,专心致志的人
一起
不如
因为
他的
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这样
4.翻译句子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诲,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然后把它射下来。
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个人的学习学习结果不一样?
5.中心主旨
你由此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主旨
《学弈》通过写了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教两个_ 的人下棋,结果两个人一个学的好,一个学的不好。说明了学
习 的道理。
学习态度不同
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小结
1.文常
2.文言实词
3.文言虚词
4.中心主旨
1. 下面字词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弈(yì)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一心以为有鸿鹄(hào)将至。
C.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D.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2. 下面选项”之”与例句中的”之”的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虽与之俱学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一人虽听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弗若之矣
3. 下面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孟轲,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这个人没有“专心致志”。
C.《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所著。
D.“弈秋”中“秋”是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其为“弈秋。
4.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虽/与之/俱学
D.为是其智/弗若与
解释标红的词:
5.通国之善弈者也( 全国 )
6. 思援弓缴而射之( 引,拉 )
7. 虽与之俱学( 一起 )
8. 曰:非然也( 这样 )
9. 思援弓缴而射之 表示( 顺承 )关系
10. 为是其智弗若与 ( 因为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