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压力及应对方式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学生压力及应对方式 曾海波 2007.4.21 中 国 传 媒 大 学 教育背景:企业管理硕士 应用心理学博士 擅长领域: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胜任特征模型建构和测评 工作经历:企业总经理助理,大学讲师 简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职业咨询师 人事部:人才测评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人才素质测评网 高级顾问 大连市组织部中层干部考核培训(评价中心技术) 西门子公司(中国)SBS人员素质测评项目 中央电视台二套《绝对挑战》栏目 策划 PPC worldwide公司(强生公司 EAP 项目总监 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 培训讲师 中国压力最大的十类人 精神压力最大的中国人--学生 社会压力最大的中国人--教师生活压力最大的中国人--下岗工人 感情压力最大的中国人--婚外恋者 健康压力最大的中国人--网民 家庭压力最大的中国人--中年人 学习压力最大的中国人--专业技术人员经济压力最大的中国人--大酒店老板 心理压力最大的中国人--贪官 综合压力最大的中国人--烟民 研究数据 鲁西南(荷泽、济宁、枣庄)所在地全日制中小学生1075人,其中男生545人,女生530人;学校的分管校长27人、体育组长和体育教师108人;体育教育专家、教授和学者8人。 根据鲁西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将调查对象的学校分为地级市区中小学、县级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抽出高中、初中、小学校各3所,每3所学校的不同 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一个样本班,样本班容量为50人。共发放问卷1350份,回收1216份,回收率为90.1%。有效问卷1075份,有效率88.4%。发放学校分管领导问卷27份,回收27份,有效问卷24份,有效率为88.9%;发放健康教育问卷133份,回收112份,回收率为84.3%。有效问卷108份,有效率96.4% 对鲁西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行为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1)鲁西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学习压力”、“期望压力”、“自卑情绪”的学生占调查学生总数的60%以上。 (2)地方城镇中小学生与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期望压力过高,地级市区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和期望压力分别为64.3%、 59.9%,地级市区优越的育人环境和招生政策使学生们减少了后顾之忧,这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3)高中学生各项压力指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逃学行为较为严重,有12.5%的学生甚至想到了离家出走。 谈谈自己对于中小学生的认识 大脑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情绪与理智 认知处于具体思维阶段:此时此地 关于压力的研究 Stress 用于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有多种中文译法,在新加坡、港台地区的华语圈中,一般翻译为“压力”,“压力”一词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学术界,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我国大陆的研究者,多年来一直将 stress 翻译为“应激”,只是在近几年,使用“压力”译法的学者才逐渐增多起来。在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 stress 研究中,译为“压力”比较合适,更容易为社会各界所理解和接受。 压力 关于压力的研究取向 压力现象的研究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取向——生物学取向、社会学取向和心理学取向,Lazarus Folkman 的“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是心理学取向压力研究的典型代表。 生理学取向的研究 Cannon 在研究中继续关注压力与有机体内部稳定性的关系,认为有机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战或逃的反应( fight-of-flight response)”,即要么攻击、斗争,保护自己,要么逃跑、躲避,保全自己 。 加拿大著名内分泌专家 Selye,继续着 cannon 的生理学研究路线,他尝试从生理变化与健康关系的角度揭示压力的奥秘,认为压力是“有机体内部的生物学变化”,将压力定义为“有机体适应来自环境的改变和要求时产生的,以下垂体——副肾上腺皮质系统为中心的非特异性反应(nonspecific response to demand,1936)” 1936 年 Selye 提出世界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压力理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Selye 认为,所谓“一般适应综合征”是有机体为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而做出的一系列生理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压力的生理反应 评价 Selye 的“一般适应综合征”是早期压力研究最典型的代表,理论界一致认为 Selye 是压力研究的鼻祖和先锋。Selye 的理论着重探讨了情绪状态下机体生理系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