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管内配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doc

发布:2016-09-02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内配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人/时间 年 月 日 一、施工准备 作业条件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gb50303-2002)的规定: 管内穿线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但针对建筑电气安装项目逐渐增加,管内穿线的工程量随之增大,为配合工程整体同步竣工,管内穿线可以提前进行,但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 混凝土结构工程必须经过结构验收和核定. 2. 砖混结构工程必须初装修完成以后. 3. 作好成品保护, 箱、盒及导线不应破损及被灰浆污染. 4. 穿线后线管内不得有积水及潮气侵入, 必须保证导线绝缘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二)材料要求 绝缘导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ccc”认 证标志和认证证件复印件及生产许可证。导线进场时要检验其规格、型号、外观质量及导线上的标识,并用卡尺检验导线直径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镀锌铁丝或钢丝:应顺直无背扣、扭结等现象,并有相应的机械拉力。 护口:根据管子直径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护口。 安全型压线帽:根据导线截面和根数正确选择使用压线帽,并必须有合格证。 连接套管:根据导线材质、规格正确选择相应材质、规格的连接套管,并有 合格证。 接线端子(接线鼻子):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辅助材料:焊锡、焊剂、绝缘带、滑石粉、布条等。 (三)主要机具 刻丝钳、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电工刀、一字及十字改锥。 万用表、兆欧表。 放线架、放线车、高凳。 电炉子、电烙铁、锡锅、锡斗、锡勺电工常用工具等。 二、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规定。表5-13 三、工艺流程 选择导线-穿带线-扫管-带护口-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内穿线-导线连接-接头包扎-线路检查绝缘摇测 四、操作工艺 选择导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正确选择导线规格、型号及数量。 穿在管内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低于450V。 导线的分色:穿入管内的干线可不分色。为了保证安全和施工方便,在 线管出口处至配电箱、盘总开关的一段干线回路及各用电支路应按色标要求分色,L1相为黄色、L2为绿色,L3相为红色,N(中性线)为淡兰色,PE(保护线)为绿/黄双色。 (二)穿带线 1.带线用§1.2-2.0mm 的铁丝,头部弯成不封口的圆圈,以防止在管内遇到管接头时被卡住,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在管路的两端留有20?cm余量。 如在管路较长或转弯时,可在结构施工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带线一并穿好并 留有20cm的余量后,将两端的带线盘入盒内或缠绕在管头上固定好,防止被其他人员随便拉出。 当穿带线受阻时,采用两端同时穿带线的办法,将两根带线的头部弯成半 圆的形状,使两根带线同时搅动,使两端头相互钩绞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 (三)扫管 将布条的两端牢固地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管内的浮锈、灰尘、泥水等杂物清除干净。 (四)带护口 按管口大小选择护口,在管子清扫后,将护口套入管口上。在钢管(电线管)穿线前,检查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或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 (五)放线及断线断线 放线前应根据图纸对导线的品种、规格、质量进行核对。 放线:对整盘导线放线时,将导线置于放线架或放线车上,放线避免出现死 扣和背花。 断线:剪断导线时,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cm,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箱 体周长的1/2,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m。 (六)导线与带线的绑扎 当导线根数为2-3根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剥去,然后将线芯直接与带 线绑回头压实绑扎牢固,使绑扎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体过渡部位。 当导线根数较多或导线截面较大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线 芯斜错排列在带线上,用绑线缠绕绑扎牢固,使绑扎接头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体过渡部位,便于穿线。 (七)管内穿线 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要在穿线的同时向管内吹入适当的滑石粉。 两人穿线时,一拉一送,配合协调。 穿线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子内,但下列几种情况或设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 同一台设备的电机回路和无抗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于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 根。 (2)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钢管内。 (3)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其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连接。 (4)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 (5)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口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