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缆敷设安装标准技术措施及施工要求.doc

发布:2017-10-05约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缆敷设安装标准技术措施及施工要求 光缆结构和应用场合 本工程选定的光缆程式为GYTA-B1.3和GYTA-48B1.3。 单盘光缆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 工程开工后,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在施工前对运到工地光缆的规格、程式、数量及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光缆、光纤连接器应有传输特性参数的出厂测试记录。 (1) 单盘光缆检验: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和长度应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检查光缆外观有无损伤,填充物是否饱满,检查光缆出厂记录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测试光纤衰减及长度。 (2) 光缆单盘检验时,应核对光缆外端的端别。光缆端别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每盘光缆两端应密封和具有表示端别的颜色标志,一般A端标志为红色,B端标志为绿色。 ② 单盘光缆的光纤衰减系数测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单盘出厂资料基本相符。 (3) 光缆的技术标准指标,中国联通 集团采购部已在光缆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因此本设计不再提出,但单盘测试指标值应按招标文件的指标进行单盘光缆的复测。 杆路的建筑安装要求 杆路的建筑与施工要求 (1)本工程架空光缆杆路的杆间距离,是根据地形情况、线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将来发展扩建的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的。本设计野外杆间距离以50m~55m间选定,并尽量避免小于30m的杆距,城区设计在35m~45m间选择,或者根据道路及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确定杆距。 (2) 架空线路设备设计根据有关的技术规定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可靠的保护,以免遭受雷击、高电压和强电流的电气危害,以及机械损伤。设计要求施工时架空线路与其它设施接近或交越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 其间隔净距应符合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 杆路工程设计规范》附录表B.1规定。 ② 架空光缆和其它设施的间隔应符合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 杆路工程设计规范》附录表B.2的规定。 ③ 架空光缆和其它电气设施交越的最小间距应符合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 杆路工程设计规范》附录表B.3的规定。 组装电杆及立杆 (1) 本工程设计的电杆为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标准杆高为.0m,稍径为150mm。跨越公路、铁路、较大的水塘等时将采用8.0m以上的电杆(以保证吊线距跨越公路、铁路、距地面高度不小于规定的高度)。为保证杆路的美观,设计对跨越障碍段落的电杆进行了配高。(2) 设计对角杆、分线杆、跨越杆、直线线路中有双方、四方拉的电杆都设置了拉线式地线,对本工程线路在与输电线交越的两侧电杆吊线设置接地线,并要求杆上地线在离地高2m处断开50mm的放电间隙。 (3) 设计要求立杆前应对电杆长度、规格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要求进行核实,立杆前应检查杆洞的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直至合格。 (4) 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m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5) 设计规定角杆必须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电杆的角杆应立在线路转角点以内100mm~150mm的位置上,以保证角杆立起后,杆梢应在线路转角点以外,才能使线路吊线收紧后再回到转角原点上;设计对因地形限制或加装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终端杆立起后,杆身应向张力的反侧倾斜10mm~200mm,以便在收紧吊线后接近垂直,但不得有向内倾的现象。 (6) 设计要求角杆的测量实施中禁止有“S”弯,两反向角杆要求至少有一根直线杆,但在线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时要求至少保持2根直线杆。 (7) 电杆入洞后,经看正扶直后,应立即分层回土(每回土300mm)夯实,市区立杆,杆根回土后应培土50mm~100mm,在有路面的路上立杆,杆根不宜培土,但应与路面平齐,其它地段应将回填土培在电杆根部周围,一般高出地面100mm~150mm。 (8) 设计对穿越高等级公路、铁路时一般采取顶管过路的方式通过,如在附近300m以内有公、铁路立交的过路桥涵时,应寻求在立交的过路桥涵下通过;设计对穿越较大河流或跨越其它障碍时,在杆距大于150m时,采取了7/3.0mm钢绞线辅助吊线的保护措施。 (9)水泥电杆的埋深设计规定按表1.3-1执行。 表1.3-1 水泥电杆洞深表 洞 深 土质 (m) 程式(m) 普通土 硬土 水田、湿地 石质土 6.0 1.2 11.3 0.8 7.0 1.3 1.2 1.4 1.0 8.0 1.5 1.4 1.6 1.2 9.0 1.6 1.5 1.7 1.4 10.0 1.7 1.6 1.8 1.6 11.0 1.8 1.8 1.9 1.8 12.0 2.1 2.0 2.2 2 YD 5148-2007《》 (10) 地线、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