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会计准则视角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x

发布:2018-12-30约3.7万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可编辑 新会计准则视角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使其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文章从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影响出发,揭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治理盈余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与资产减值会计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 资产减值与资产减值准则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此时,企业为避免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就是稳健原则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对资产计价的具体运用。? 3.资产减值会计 资产减值会计是指根据稳健性原则,以资产减值为核算对象,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一系列会计处理过程。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是:当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时,二者的差额即确认为资产减值。它试图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由于历史成本的固有优点,资产减值会计并非完全否定历史成本,而是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利用价值计量对其加以修正,是对历史成本的补充。其目的是通过反映资产价值的减少,全面、公允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提高信息含量,使得企业能够及时了解资产的状况,对资产进行监督,提高资产质量,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4.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 新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就说明了资产的根本目的是为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所以,资产的账面价值就是企业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价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