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峡库区某退水滞后型滑坡渗流及稳定性分析.pdf

发布:2019-04-27约1.18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4 · 中国水土保持SWCC  2017年第8期 三峡库区某退水滞后型滑坡渗流及稳定性分析 1,2,3 1,2,3 1,2,3 刘  凯 ,易  武 ,闫国强 (1.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 宜昌443002; 2.三峡大学 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宜昌443002; 3.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 宜昌443002) [关键词] 退水滞后型滑坡;渗流场;稳定性分析;三峡库区 [摘  要] 三峡库区自2003年蓄水以来,库区水岩作用引发了水库岸坡失稳等地质灾害,其中水库岸坡破坏出现在库水 位上升期的占40%~49%,出现在水位消落期的约占30%,而有些大型滑坡会发生在库水位达到最大值后的快速消落 期。 本研究以三峡库区某退水滞后型滑坡为例,结合2016年 1—6 月三峡水库水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并联合降雨,利用数 值模拟的方法模拟其渗流场变化并进行稳定性计算。 研究结果表明:库水位下降并叠加降雨的情况下,对滑坡的稳定性 不利,当库水位下降速率达到1.0 m/ d且叠加降雨时,滑坡的稳定性最差,此时为最不利工况;在5种工况条件下,滑坡 的稳定性有所降低,但稳定性数值均大于1.05,说明滑坡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 - -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 0941(2017)08 0044 04     水库库岸区域发生的滑坡和崩塌,是库区水岩作 值模拟,研究其渗流场及稳定性。 用导致的一类重要的地质灾害,往往会对工程及环境 1  滑坡概况 [1] 造成较大的危害 。 有资料显示,水库岸坡破坏发生 在库水位上升期的占40%~49%,发生在水位消落期 该滑坡位于秭归县方家山村,为一古滑坡堆积体。 的约占30%,而有些大型滑坡会发生在库水位达到最 滑坡整体为斜逆向的陡坡,地貌上为典型的长条圈椅 大值后的快速消落期。 三峡库区自2003年首次蓄水 状凹槽地形,中下部为坡度较缓的平台,上部为圈椅状 - 至135 m 以来,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滑坡。 研究表 较陡的斜向坡。 滑坡沿 Ⅰ Ⅰ′剖面设有3个专业监测 [2] 明,水是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最重要因素 。 库区的 点ZGT2、ZGT3、ZGT4,分别布置在滑坡前缘、中部和后 地下水主要由降雨补给,地下水位的变化又与库水位 部。 滑体纵长约为800 m,平均宽度约为260 m,滑坡 [3] 的涨落直接相关 ,因此降雨和库水位涨落是诱发涉 前缘直抵长江,高程约为80 m,后缘高程约为390 m。 [4] 2 水滑坡的最重要因素 。 在分析水库型滑坡的稳定性 滑体面积约为20.8万m ,平均厚度约为30 m,体积约 [5] 3 方面,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李晓等 提出 为600万m 。 滑坡地质平面图见图1。 一种在降雨及库水位涨落影响下滑坡地下水动力场的 [6] 分析方法;吴琼等 从渗流基本原理出发,采用稳定渗 流情况下的浸润线作为非稳定渗流的初始值,推导出 库水位升降联合降雨作用下该模型中浸润线的近似解 [7] 析解;廖红建等 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库区降水速度、 渗透系数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变化规律;张桂荣等[8] 得出降雨影响的主要是上部土体,即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