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陈忠升;陈亚宁;李卫红;赵锐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03-15.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3 3 Vo.l 23 N o. 3
2009 3 Journal ofA 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 ar. 2009
: 1003- 5 8( 2009) 03- 049- 06
*
1, 2 1 1 1
, , ,
( 1. , 830011; 2. , 100049)
: 基于遥感和 G 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方法, 利用 1990年1999年2002 年和 2005
年和田河流域各县市统计资料及遥感影像解译 到的4期土地利用数据, 对和田河流域 1990
- 2005年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幅度年变化率动态度优势度等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结
果表明, 在 15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的动态特征是: 耕地林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草地
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是 1. 28% ; 优势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未利
用地一直最高; 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流域内水量平衡水盐平衡关系, 加上对植被的不合理利
用, 生态平衡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 和田河流域; 土地利用; 年变化率; 优势度; 生态效应
: F301. 2 : A
20世纪 0年代,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 人们开始认识到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 地利用/覆
被变化( LUCC)是引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
[ 1]
的影响 因此,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地利用 /覆盖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成为全球变化研究
[ 2, 3]
核心领域之 一 而从区域角度研究 地利用变化是 地利用/覆被变化( LUCC) 研究的重要方面之
[ 2, 4]
一 近年来, 我国也进行了大量 地利用变化研究, 特别是对区域 地利用变化研究较多我国区域
[ 5]
地利用变化研究多集中在 热点地区和脆弱区 西部干旱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在长期干旱缺
水背景下, 人类经济活动加剧, 加上全球变化的影响, 地利用 /覆盖也加速变化, 严重影响着西部的生态
安全, 成为我国 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地区而和田河流域是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 一, 生态环境极其脆
弱, 作为塔里木河上游三大源流流域之一, 其生态环境质量对塔里木河的生态安全就显得异常重要, 在西
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引起了许多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他们大多从水资
源利用地表径流变化生态需水 地荒漠化和景观格局变化等方面入手, 针对和田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
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6- 10] , 但对引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地利用 /覆被变化研究极
其缺乏
本文以和田河流域各县市统计资料及 Landsat- TM 和中巴资源卫星影像解译得到的 4期 地利用数
据为基础, 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 结合数理统计分析, 对和田河流域近 15年的间的 地利用变化及其生
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此研究不仅对该流域 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具有 一定的指导作用, 而且也为对该
流域 地利用变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对于流域生态安全 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和田河流域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的北麓,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b25c~ 81b43c, 北纬 34b
* : 2008- 1- 11
: ( kzcxZ-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