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在异质界面传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声波在异质界面的传播特性与检测方法
(讲稿)
1. 课程引入:
超声检测一般是指使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对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进行试件的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
超声波是超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其实质是以波动形式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振动。我们把充满超声波的空间,或在介质中超声振动波及的质点所占据的范围称为超声场。声压、声强、声阻抗是描述超声场特征的几个重要物理量,也就是超声场的特征量。
超声波在界面发生折射的能量分别用声强反射率RI和声强透射率TI表示。同时也用声压反射率R和声压透射率T来表示超声波传播特性。
2. 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单一平界面上:
超声波垂直入射界面时产生一个与入射方向相反的反射波,和一个与入射波同方向的透射波。而波型没有改变。
用角标、和分别表示入射、反射和折射。在垂直入射时介质两侧声波必须满足两个边界条件:①一侧总声压等于另一侧总声压: ②两侧质点速度振幅相等,保持连续性:
式中
所以
其中R称为声压反射率,T称为声压透射率。Pr为反射声压振幅;Pt为透射声压振幅;Pi为入射声压振幅。
Z1Z2时,入射声压和反射声压同相而叠加,故透射声压相当于入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如水/钢界面
例:水浸超声波检测,声束从水透入工件(钢)中,求其声压反射率R和声压透射率T。
已知,水声阻抗
钢声阻抗
解:
Z1Z2时,入射和反射的质点振动速度同相。而入射和反射声压反相,总声压相抵消而减小,故透射声压很小。如钢/水界面。
例:超声波从钢入射至水中求其声压反射率R和声压透射率T
T=1+R
Z1Z2时,声压(声强)几乎全反射,透射率趋于0。如钢/空气界面
Z2-Z1
R=————≈-1 T=1+R=1+(-1)=0
Z2+Z1
例如钢空气界面,此时Z1(钢)=46×106kg/m2·s,Z2(空气)=0.0004×106kg
Z2-Z1 0.0004-46
R=————=——————≈-1
Z2+Z1 0.0004+46
声压透射率为:
T=1+R=1+(-1)=0
结果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声波全反射。
Z1≈Z2时,反射率R=0,T=1,声波不发生反射,全部透射。
Z2-Z1
R=————≈0 T=1+rp=1+0=1
Z2+Z1
例如普通碳钢焊缝的母材金属和焊缝金属声阻抗仅相差1%,在焊缝探伤时,超声波从母材金属Z1射入焊缝金属Z2=0.99Z1,其m≈0.99,则声压反射率为:
1-m 1-0.99
R=——— =—————=0.005
1+m 1+0.99
声压透过率为:
T=1+R=1+0.005≈1
结果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声波全透射。
3. 超声波垂直入射到薄层界面:
当超声波从介质1中垂直入射到介质1和介质2的界面上时,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另一部分声能透射到介质2中;当透射的声波到达介质2和介质3的界面时,再一次发生反射与透射,其反射波部分在介质2中传播至介质2与介质1的界面,则又会发生同样的过程。如此不断继续,则在两个界面的两侧,产生一系列的反射波与透射波。
1 均匀介质中的异质薄层
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的是材料中存在的平面状缺陷,如:裂纹、分层、夹杂等。设薄层厚度为d,介质2中的波长为,并以m表示两种介质声阻抗之比:
①当时,,,即均匀介质中薄层厚度为薄层中半波长的整数倍时,超声波几乎全透射而无反射。
②当时,透射率最小而反射率最大。因此,当材料中存在均匀薄层状缺陷,且缺陷厚度恰为半波长时,则可能因反射率低而造成漏检。但实际缺陷往往不是完全平行的,且实际超声波不是单一频率的,因此,因缺陷厚度使其对超声波的反射率为0的情况是极少出现的。
③当时,薄层厚度越小,透射率越大,反射率越小。
④当时,或时,,,这说明当薄层厚度非常小时,超声波也是几乎不反射而全部透射;另外,当两种介质声阻抗很接近时,声波也几乎全部透射。
2 薄层两侧介质不同
薄层与两侧介质均不相同,与探头晶片与试件间存在保护膜或耦合剂的情况相当。这时,薄层的声强透射率以下式表达:
由上式可知:
①当时,,即超声波垂直到两侧介质不同的薄层时,若薄层的厚度为半波长的整数倍,则透过薄层的声强透射率与薄层的性质无关。
②当时,且时,则有,说明超声波完全透射。这一结果,可用于直探头保护膜材料的选择及厚度的设计。
③当时,薄层越薄,声压透射率越大。
④当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