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学生管理工作新途径.doc

发布:2017-06-09约2.6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学生管理工作新途径   摘要:顶岗实习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谓顶岗实习就是学生到具体的学校中参加岗位实习,将自己学习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在实习期间学生有正式的工作岗位,不仅要接受教师的指导,还要接受企业领导的管理,因此顶岗实习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提升其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由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有双重身份,处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型期,岗位认知不足,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所以加大了对实习生管理的难度,所以加强对相关管理策略的探索很有必要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学生管理工作 G657 顶岗实习是当前师范院校推进人才培养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受到学生顶岗实习特定条件的制约,在“顶岗实习”模式之下,需要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和管理,然而正是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师范院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如何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管理是当前师范院校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 1.双重身份,半工半读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进入到用人单位实习,这一时期兼具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处于一种半工半读的状态,顶岗学习与其他实习方式存在很多不同,师范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旅行实习期岗位的所有职责,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对于能力锻炼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可以尽快顶岗工作,用人单位通常会将重点放在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上,忽视了师范生的思政教育,学生本身多数情况下也会将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上,提升其就业的成功率,因此很容易会忽视自己思想上的提升 2.处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型期 学校和企业的运行规则不同,因此定岗实习期的师范生处于转变期之中,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身份上、行为规范上,更是心理上的转变,从学校人过渡到社会人,从学生的心理来看实际上就是一个质变。身份和行为转变或许可以在较短时间之内完成,但是心理的转变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师范生顶岗实习不仅要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社会发展先适应,在这一过程中师范生应该在工作之余,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心理调适上 3.岗位认知不足,专业知识储备不够 一部分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对于自己的学业起不到帮助作用,甚至会对自己考研、考公务员的计划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失去了对顶岗实习的兴趣。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之下,师范院校在办学上更加倾向于信息技术方面课程,明显忽视了示范性课程的教育力度,与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相关的课程非常少,甚至一些师范院校还局限于“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上,虽然一些师范院校开设了与提升职业技能相关的课程,例如普通话课程、书法课程等,但是这些课程的课时比较少,或者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直接导致了职业技能、知识储备不足 二、??范院校顶岗实习生的管理新策略 在师范院校中,学生思政工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也存在紧密的关系,在面临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时,教师往往面临着很多压力和挑战,因此,探索出一套新的管理方法非常重要 1.实习前进行充分的思政教育和实习动员宣传 在顶岗实习之前学校应召开实习动员会,向学生宣传顶岗实习对于师范生以后就业率提升的重要性,是专业学习和岗位相对接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在顶岗实习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同时,还要组织实习生参加实习宣讲会,加深实习生对实习工作展开秩序的了解程度,消除学生在实习期心理失衡的心理。此外,还要针对实习需要的教学材料与教学用具、实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等作出相应的指导。辅导员应针对实习期的安全意识、纪律要求及危机处理能力等方面做出初步安排,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2.利用网络技术保持与实习生的沟通 实习期间学生分散各地,管理人员应利用网络构建新载体,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和广大实习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为学生设立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发布学校的最新信息,并就各种奖助优评选程序及名单进行公示,利用网络媒体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增强主流思想对实习生的影响力,在学校和实习生之间搭建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并延伸到以后师范生的工作平台中 3.建立一体化指导机制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同时接受所在院校和学校的双重管理,同时还要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完成,面对这种情况,实习学校和师范院校应该针对实习生建立完善的实习指导机制,利用该机制将学校辅导员、业务指导教师、学校实习负责人等整合到一起,由上述人员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在小组内部定期沟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并总结出实习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