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详解.ppt

发布:2016-03-28约3.69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细菌概述 第一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 学习目标 1、描述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2、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 3、简述细菌特殊结构及其意义。 用3min自学第一节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形态,细菌分为哪些类型? 2、细菌具有哪些基本结构? 3、细菌具有哪些特殊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个体微小、大小不一 常用微米(1μm=1/1000mm)作为测量单位。 (二)、细菌的形态 基本形态: 球形 杆形 螺旋形 细菌分类: 球菌 杆菌 螺形菌 1.球菌 外形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根据细菌分裂的平面和菌体之间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 1).双球菌 细菌在一个平面上分裂,分裂后两个菌体成双排列,如脑膜炎奈瑟菌、肺炎双球菌 2).链球菌 细菌在一个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多个菌体排列成链状,如溶血性链球菌。 3).葡萄球菌 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体无规则地堆积呈葡萄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2.杆菌 外形一般呈直杆状,有的稍弯。杆菌的种类很多,不同杆菌的大小、粗细、长短差异较大,根据菌体形状及排列方式不同,可将杆菌分为球杆菌、棒状杆菌、链杆菌和分枝杆菌等。 3.螺形菌 菌体弯曲,可分为弧菌和螺菌。 1).弧菌 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 菌体有数个弯曲 。 二.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2、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一) 、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细胞壁是位于细菌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功能:①维持细菌的固有外形; ②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③与细胞膜一起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④具有免疫原性。 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革兰染色法 步骤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稀释复红复染 95%乙醇脱色 结果 紫色 革兰阳性菌(G+菌) 红色 革兰阴性菌(G-菌) 意义 ①鉴别细菌 ②选择用药 ③致病特点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组成 肽聚糖和磷壁酸 肽聚糖 15~50层 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 磷壁酸 穿插于肽聚糖层中 是G+菌的特有成分 肽聚糖 1~2层 占细胞壁干重的10%?20% 外膜 脂蛋白 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 2.细胞膜 细胞膜位于细菌细胞壁内侧,紧包在细胞质外面,是一层柔软致密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生物膜。 功能:①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②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③是细菌生物合成的重要场所。另外与细菌的分裂有关。 3.细胞质 细胞质是由细胞膜包裹的透明溶胶状物质。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中包含以下重要结构: 1).核糖体 又称核蛋白体,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质粒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链DNA。质粒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3).胞质颗粒 异染颗粒是其中一种,其主要成分是RNA与多偏磷酸盐,嗜碱性强,经特殊染色后着色较深,故称异染颗粒。异染颗粒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可作鉴别该菌的依据。 4.核质 功能与细胞核相似,控制细菌绝大多数遗传性状。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荚膜 荚膜是某些细菌分泌并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状物质,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才能形成。 功能:①抗吞噬作用。荚膜具有抵抗吞噬细胞吞噬的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②具有免疫原性。可作为细菌的鉴别与分型依据;③抗干燥作用。 细菌的荚膜 2.鞭毛 鞭毛是某些细菌菌体上附着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按鞭毛的数目和部位将细菌分为四类: ①单毛菌;②双毛菌;③丛毛菌;④周毛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