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文综试题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东城区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依据资料和图1,完成1—3题。
2011年2月1日22:00,北京某个背包客从首都机场出
发,中途在迪拜转机停留6个小时,共飞行了9小时,到达
12°E附近非洲某机场。他在博客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小
镇出发后,处处是绿色的密林,湿热的感觉非常明显。继续前
行,枯黄的草木逐渐减少。几天后,乘坐的越野车在驰骋时卷
起粉末一样的细沙,连呼吸里都是沙子,很多地方都能捡到湖
盐的结晶体—好看的沙漠玫瑰。”
1.他到达非洲某机场的时间是 ( )
A.2月1日6:00 B.2月2日12:00
C.2月1日18:00 D.2月2日6:00
2.图l中的四条旅游线路与博客中描述的景观变化一致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回到北京后,他查阅非洲的相关资料,发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船只扬帆表示向南,落帆表示向北。古埃及人这样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 )
A.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B.河流流向和盛行风向
C.地形特征与河流流向 D.气候特征和盛行风向
读图2,完成4、5题。
4.关于该县土地资源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
A.耕地所占比重最大 B.林地总量大,人均少
C.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D.山地多,平原少
5.图中耕地所占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国家政策 ②市场影响 ③城市化进程 ④土地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表l,完成6—8题。
表l
气候类型 1月气温(℃) 7月气温(℃) 7月降水量(mm) 全年降水量(mm) 甲 —4 25 213 595 乙 5 18 82 750 丙 20 25 581 1860 丁 30 7 367 900 6.关于表中四种气候类型的正确叙述是 ( )
A.甲降水季节变化小 B.乙终年温和多雨
C.丙分布在大陆西岸 D.丁雨热同期
7.表中既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又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8.表中所示甲类型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 )
A.寒潮、台风 B.洪涝、旱灾 C.风暴潮、旱灾 D.台风、沙尘暴
读图3,完成9—11题。
9.获得图3中a、b类图像信息,运用的信息技术对
应的是 ( )
A.GIS和RS
B.RS和GPS
C.RS和CIS
D.GPS和GIS
10.与格陵兰岛北部相比,南部冰川融化面积较多
的主要原因是南部 ( )
A.白昼时间短 B.白昼时间长
C.正午太阳高度小 D.正午太阳高度大
11.格陵兰岛冰川融化面积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
A.企鹅生存空间缩小 B.洋流势力增强
C.大气环流发生变化 D.陆地面积扩大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回答12、13题。
12.图4是唐代著名城市分布图。其中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
化和商贸中心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与前代相比,明清时期工商业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 )
①纺织业手工工场的出现
②沿海外贸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③制瓷业中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④政府垄断盐、茶等商品的经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应出自(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鸦片战争后,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回答15 - 17题。
15.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