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河北省刘毅玮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是为了搞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
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这期间形成的满意不满意或愉快不愉快的态度体验称为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三者关系: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三者是互相依存的,认识是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可以深化认识,可以坚定意志,意志也可以强化认识,加深情感体验。
意识:人的意识主要表现为用词的形式巩固在头脑中的知识体系。
意识特征:能动性;目的性;具有自我意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的实质:心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流派(7个):构造主义:冯特;技能主义:詹姆士、杜威;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格式塔:威特海默;认知: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了解人、揭示人性。反对将人神化、兽化。运用整体分析,强调自然人性,似本能:生理、安全、尊重、归属、自我实现。属性善论。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出版标志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首要任务揭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以及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任务:为实现高效的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促进高教事业发展。
高教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高和专的特点。高是指培养人才的规格,知识深度、能力技能整体素质等。专是指大学教学的专业化和专门化。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4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对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改革观,掌握有效的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心理学对教学活动过程的影响:完整教学活动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育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心理学可以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提供依据。(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有助于了解学生,可以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教学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对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有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 学习动机极其培养
奥苏伯尔成就动机构成:①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③附属的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需要)。在儿童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表现: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努力为实现家长期待,得到家长赞许;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减弱,同伴、集体赞许成动力因。青年期,认识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主要动机,学习满足自己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地位和威望。
学习动机: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元性 自律性 社会性 职业化
强化动机理论:(HR提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如教学中用奖赏,评分,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海德—维纳)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他激励个体乐意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成败归因理论:从结果阐释行为动机,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引起归因者的行为变化。维纳归因模式:三个维度:原因源,可控性,稳定性六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心境和其他。来划分归因的。而且他还从人的认知行动情感的归因来描述后继行为。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