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度市政道路照明工程承包合同范本.docx

发布:2025-04-04约4.54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甲方:XXX乙方:XXX20XXCOUNTRACTCOVER专业合同封面RESUME

甲方:XXX

乙方:XXX

20XX

COUNTRACTCOVER

专业合同封面

RESUME

PERSONAL

2025年度市政道路照明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本合同目录一览

1.合同双方基本信息

1.1合同双方名称

1.2合同双方法定代表人

1.3合同双方联系方式

2.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

2.2工程地点

2.3工程规模

2.4工程内容

3.工程承包方式

3.1承包方式

3.2工程承包范围

4.工程承包期限

4.1工程承包起始日期

4.2工程承包结束日期

5.工程质量要求

5.1工程质量标准

5.2质量检验与验收

6.工程进度要求

6.1工程进度计划

6.2进度调整与延误处理

7.工程价款及支付方式

7.1工程价款构成

7.2工程价款支付方式

7.3工程款支付时间节点

8.保修责任

8.1保修期限

8.2保修范围

8.3保修责任

9.违约责任

9.1违约情形

9.2违约责任承担

10.争议解决

10.1争议解决方式

10.2争议解决机构

11.合同解除

11.1合同解除条件

11.2合同解除程序

12.合同生效与终止

12.1合同生效条件

12.2合同终止条件

13.其他约定事项

13.1不可抗力

13.2合同附件

14.合同签署与生效

第一部分:合同如下:

1.合同双方基本信息

1.1合同双方名称

(1)甲方: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乙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1.2合同双方法定代表人

(1)甲方法定代表人:

(2)乙方法定代表人:

1.3合同双方联系方式

2.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

市市政道路照明工程

2.2工程地点

市区路

2.3工程规模

本工程道路总长度为公里,涉及路灯安装、维护等。

2.4工程内容

(1)路灯安装:包括路灯灯具、灯杆、基础等。

(2)道路照明维护:包括路灯故障修复、亮度调整等。

3.工程承包方式

3.1承包方式

乙方以总价承包方式承担本工程。

3.2工程承包范围

乙方负责本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供应、验收等全部工作。

4.工程承包期限

4.1工程承包起始日期

2025年1月1日

4.2工程承包结束日期

2026年12月31日

5.工程质量要求

5.1工程质量标准

本工程按照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5.2质量检验与验收

(1)乙方在工程完工后,组织自检,并提交甲方验收。

(2)甲方在收到乙方验收申请后,应在五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

6.工程进度要求

6.1工程进度计划

(1)前期准备: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

(2)施工阶段: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3)竣工验收: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1月31日

6.2进度调整与延误处理

(1)如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经双方协商一致,可调整工程进度计划。

(2)因乙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每延误一日,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价1‰的违约金。

7.工程价款及支付方式

7.1工程价款构成

本工程总价为人民币叁仟万元整(¥3000000.00)。

7.2工程价款支付方式

(1)开工前,乙方需提交工程进度款申请,甲方在收到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支付工程进度款总额的30%。

(2)工程进度款支付:按照工程进度计划,每月支付工程进度款总额的20%。

(3)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进度款总额的40%。

(4)工程保修期满,支付工程进度款总额的5%。

(5)剩余10%作为质保金,保修期满后无质量问题退还。

8.保修责任

8.1保修期限

本工程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乙方提供两年保修服务。

8.2保修范围

保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路灯灯具、灯杆、基础等工程设施的维修和更换。

8.3保修责任

(1)在保修期内,因乙方施工原因导致的工程缺陷,乙方应无偿进行修复。

(2)因不可抗力或甲方使用不当导致的工程缺陷,乙方应在接到通知后七个工作日内进行修复。

9.违约责任

9.1违约情形

(1)乙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工程;

(2)乙方擅自改变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

(3)乙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4)甲方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施工条件或支付工程款。

9.2违约责任承担

(1)乙方违约,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1%。

(2)甲方违约,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1%。

10.争议解决

10.1争议解决方式

双方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

10.2争议解决机构

仲裁委员会

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