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化学复习题.doc

发布:2015-10-05约小于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构特点和类型 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 提取分离方法 结构鉴定(黄酮UV) 提取分离实例 试题类型: 单选题(20分) 多选题(10分) 结构题:(20分) 简答下列问题(15分) 名词解释(15分) 判断改错题(10分) 提取分离题(10分) 名词解释: 亲脂性溶剂: 亲水性溶剂: 水溶性生物碱:即亲水性生物碱,主要指季铵碱和某些含氮-氧化物生物碱。可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两性生物碱:具酚羟基或羧基的生物碱称为两性生物碱(具酚羟基者常称为酚性生物碱),吗啡、小檗胺、次槟榔碱,可溶于酸水、碱水,PH8~9时溶解性最差,易产生沉淀 正相色谱:??液-液色谱有正相和反相之分。如果采用极性固定相和相对非极性流动相,就称为正相一般可用于分离极性化合物流出顺序是极性小的先流出,极性大的后流出液-液色谱有正相和反相之分如果采用相对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则称为反相一般可用于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流出顺序是极性的先流出,极性的后流出糖在浓硫酸或浓盐酸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糠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作用形成紫红色复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可以鉴定单糖的存在。 单糖双糖多糖一都发生molish反应,但氨基糖除外。 甲型强心苷:C17位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 乙型强心苷:C17位侧链为六元内酯。 浓盐酸1体积与苯胺15体积的混合液与衍生物产生特显色剂是一种将生化反应后产生的复合物显色以达到实验目的的一种试剂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将样品溶于乙酸酐中,加浓硫酸-乙酸酐(1:20)数滴,可产生黄红紫蓝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用纸为载体,在纸上均匀地吸附着液体固定相(如水、甲酰胺或其他),用与固定液不互溶的溶剂作流动相。将试样滴在纸一端在展开罐中展开,由于各组分在纸上移动的距离不同,最终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的色谱法。 将固定相(如硅胶)薄薄地均匀涂敷在底板(或棒)上,试样点在薄层一端,在展开罐内展开,由于各组分在薄层上的移动距离不同,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测定各斑点的位置及其密度就可以完成对试样的定性、定量分析的色谱法。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麻黄碱的碱性弱于苯异丙胺,因前者氨基碳原子的邻位碳上羟基吸电诱导的结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