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观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实践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参观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实践报告
前言:2014年8月的一个清晨,我——xx大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大三学生,从江南大学出发,经过转了几趟车后,终于到达了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城镇、中国十佳小康村,可以说华西村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此次参观华西村的目的就是实地观察了解调查华西村变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通过华西村改革的先进经验,探寻国家进一步加大乡镇改革的新思路。
从全村集体1764元到年产值500亿元
每当我们提到华西村,总是会令人想到它的富裕,村中楼宇林立、街道整洁、环境优美,村民家家有别墅、有轿车、有高收入。不得不承认,虽然华西村挂了一个“村”字,但实际上华西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一点也不比城市差,甚至还要好上许多。这也不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拥有华西村户口为荣,即便是城里的女孩,也愿意抛弃城市户口嫁入华西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享誉中国的传奇乡村,谁又能想到在几十年前它也和中国的广大农村一样的贫穷、落后?
1961年华西村建村的时候,全村仅有667人,面积0.96平方公里,集体累计资产只有1764元。1969年的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全国上下还是一股“阶级斗争为纲”、“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调调,然而面对着日益收支困难的华新村,华西村的村委书记吴仁宝不得不做出一个在当时具有冒险精神的决定——秘密抽调20名村民成立了一家小五金厂。当时的华西村上下都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大胆建立的小五金厂,在日后会成为驰名全国的华西村集团公司。
就这么偷偷摸摸的干了九年,1978年的时候改变华西村、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了,作为中共十一大代表的华西村村委书记吴仁宝有幸应邀参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融京、越、沪剧,黄梅戏和曲艺、歌舞、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团的创作人员,跑田头、到农家、进车间,广泛收集祖国巨变、华西巨变的新人新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