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巢湖一中校园绿化设计.ppt

发布:2017-02-08约2.85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巢湖市一中校园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2004年2月26日 美好的校园环境,对师生具有凝聚、激励和导向的作用,使师生对学校产生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发师生奋发向上、爱校如家的精神,引导师生的思想行为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约束不良行为和倾向,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一、校园规划现状 巢湖市一中校园位于巢湖市世纪大道西北侧,北靠团结东路。校园东西窄、南北长,全校园总面积为113000㎡。校区中间穿插一条河流,将校区自然分隔成南北两大区域。北区以教学大楼为中心,形成了校前区、教学区、自然科学实验区、安静休息区和文化娱乐区五大区域;南区主要分布有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两大区域。校园规划分区合理,功能明确,为绿化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规划设计原则 生态原则 用绿色表现校园的雅静和勃勃生机 行为原则 符合学校的时间性和群体性的行为规律 功能原则 根据学校的各功能区特点进行绿地布置 美学原则 注意绿地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 三、设计指导思想 本次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结合建筑特点,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和学习氛围,在有限的空间内,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扩大绿地空间,使学校绿地成为巢湖市有代表性的,融生态、文化、观赏为一体的生态型景观校园。 常规的校园绿化要求是安静、整洁,特别是中学校园一般要求是绿化面积占全校总面积的30%左右。而我们这次的规划设计突出的是生态景观,不仅要满足学校对绿地的社会效益功能,还要突出其生态功能。特别是学校内穿过的河流,地形的自然起伏,都为我们设计生态型景观校园提供了条件。加上我们充分利用空间,加大了悬垂绿化和攀缘绿化的比例,校园绿化面积已经达到了42%。 四、校园景观设计特色 (一)道路系统 校园规划的主道路和广场是一条贯穿校园的轴线,与行动广场和景观大道相连的次干道环绕校园周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道路系统。在这些道路的两侧和广场周围,我们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行道树列植法,而是将树种按自然生态的方式设计,目的是让师生们在校园里行走时,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之中。 为了使校园的空间联系紧密,各功能区之间都能够方便学校的师生们自由流动,我们在绿地空间里安排穿插了生态型的游步道,使每个绿地与绿地之间、绿地与建筑物之间形成道路网,师生活动频繁的局部小广场进行了铺装设计。道路的两侧均安排了赏心悦目的花灌木和起到遮荫作用小乔木。目的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态型景观设计理念。 (二)园林建筑小品 为使校园绿地的景观内容更加丰富,在师生休息区、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里,我们都分别安排了亭、绿廊、花架、曲桥、亲水平台、园桌凳、坐椅等园林建筑小品。这些园林建筑小品的安排,既可满足学校师生们的学习和休息需要,又使学校景观园林化,对调节师生们的学习工作节奏,缓解师生们紧张的学习工作情绪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功能区绿化 1、校前区 校前区由入口通道和行动广场北侧组成。校前区是师生人流、车辆出入之处,具有交通集散功能和展示学校标志、校容校貌及形象的作用。在校前区行动广场至教学大楼前,为了满足学生人流集散的需要,体现校前区的开敞,进校门的道路两侧每隔8米设计一个树池,里面栽植高大的阔叶常绿树种广玉兰,突出校园朴素大方、简洁明快、安静优美的特点。行动广场的北侧安排一组花箱,与国旗台形成围合,花箱内植四季常青的石楠球,形成四季色彩有变化的开阔空间。 2、教学区 本校的教学区由教学楼和图书馆楼组成,是学校的中心区域。 教学楼周围,安排了基础种植带,北面考虑到光线等因素,种植八角金盘、大叶黄杨等耐阴灌木,南面用红花檵木、金叶女贞、蜀桧等色叶树种构成海浪花的图案,象征着师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教学楼各层的围廊外侧,设计有悬挂式的种植箱,内植迎春等悬垂植物,以扩大垂直绿化面积。 图书馆虽然和办公楼为一体,但其绿化的重点是在大楼南侧,主要设计有孝顺竹、桂花等常绿树种,造成一个幽静的环境,树丛中点缀置石,形成自然野趣。在绿地的小型空间里,安排园桌凳,供学生自习读书。 3、自然科学实验区 自然科学实验区由科学实验楼与花房等共同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提供科学实验的场所和了解自然的环境。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 在科学实验楼前用自然式的丛植手法安排了棕榈、香樟、石楠等常绿树种,造成安静、清新的环境,绿地中点缀置石,体现自然风光。 从实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