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ppt

发布:2017-04-14约1.8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 (二)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和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2、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3、保护自然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要让生态红线的观念广为人知、根深蒂固。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造成损害和破环必须追究责任,而且终身追究。 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十三五确定的生态文明大事: 第一,实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十三五确定的生态文明大事: 第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党深刻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落实“五位一体”的总部局,就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等理念,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