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九鼎密码》.doc
第二章《九鼎密码》
氧气只剩十五分钟了!
王磊的警告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我望着二十米外那具青铜棺椁,上面长生之术,藏九鼎的字样在强光手电下若隐若现。两千年来无数人追寻的秘密就在眼前,而我们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
教授,我们必须撤退!林小雨抓住我的手臂,防护面罩后她的脸色已经发青。汞蒸气正在侵蚀我们的防护系统。
我咬紧牙关,迅速做出决定:王磊,带其他人原路返回。小雨,把长焦相机给我。我拍完铭文就走。
太危险了!那些机关——
我没等她说完就冲了出去。地面在脚下震动,更多弩箭从墙壁射出,擦着我的防护服飞过。水银池沸腾得更加剧烈,银色的蒸汽像有生命般缠绕着我的双腿。
举着相机的手在发抖,我强迫自己稳住,对准棺椁侧面连续按下快门。就在我拍下最后一张照片时,一阵异常的震动传来,青铜棺椁竟然缓缓移动,露出了下方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一股冰冷的气流从洞中涌出,竟暂时驱散了周围的汞蒸气。我鬼使神差地向前一步,手电光照进那个神秘的洞口——
里面整齐排列着九个小型青铜鼎,每个只有拳头大小,但造型精美绝伦。其中七个鼎表面黯淡无光,而剩余两个却散发着诡异的青绿色荧光。
九鼎!传说中的夏禹九鼎!历史记载秦始皇将九鼎从周王室运至咸阳后就下落不明,原来被他带进了陵墓!
教授!林小雨的尖叫声从后方传来,氧气系统要崩溃了!
我后退一步,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汞蒸气已经渗透进我的防护服,视线开始模糊。在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刻,我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站在青铜棺椁旁,穿着秦朝方士的服饰,对我缓缓摇头...
冰冷的水滴在我脸上。我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临时营地的医疗帐篷里,林小雨正用湿毛巾擦拭我的额头。
谢天谢地,你终于醒了!她眼圈通红,你吸入了过量汞蒸气,昏迷了整整两天。
我挣扎着坐起来,头痛欲裂:其他人...怎么样?
都在接受排汞治疗,王磊情况最严重,但医生说没有生命危险。她递给我一杯水,你差点就回不来了,是救援队把你从通道里拖出来的。
记忆如潮水般涌回。青铜棺椁、九鼎、那个神秘的方士...相机!我拍的照片呢?
林小雨拿出我的相机:照片都保存完好,已经导入电脑了。但是教授...她犹豫了一下,你在昏迷中一直喊着徐福和九鼎,还说了些奇怪的话。
我接过平板电脑,调出那些珍贵的照片。青铜棺椁上的铭文清晰可见,特别是关于九鼎和长生术的那部分。但当我翻到最后几张时,呼吸几乎停滞——那是我在昏迷前拍摄的九鼎照片,现在却变成了一片模糊的绿色光斑,只有两尊小鼎的轮廓隐约可辨。
这不可能...我明明看到了九个鼎,七个暗淡的,两个发光的...
林小雨担忧地看着我:教授,汞中毒可能导致幻觉。我们找到你时,你面前只有一堵实心墙,没有什么洞口或九鼎。
我摇摇头,那种真实感绝非幻觉。突然,我想起昏迷中做的那个漫长而诡异的梦。梦里那个秦朝方士自称徐福,站在一片星空中,指着七颗暗淡的星辰和两颗明亮的星辰,反复说着:九鼎分散,七在外,二在内,归一可得长生。
帮我联系张教授,我对林小雨说,他是研究先秦神话的权威,我们需要破解这些铭文。
三天后,当我勉强能下床走动时,我的导师张之远教授从北京赶到了西安。这位八十岁的老人是国内外公认的秦史专家,曾参与马王堆汉墓的研究工作。
张教授仔细研究了我拍摄的铭文照片,花白的眉毛越皱越紧。明远,这些文字确实提到了九鼎与长生术的关系,但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个。他指着一段先前被我们忽略的小字。
我凑近看,那段铭文写道:九鼎分而天下安,合则天地变。后世若有妄图聚合者,必遭天谴。
这像是一个警告,张教授的声音低沉,秦始皇可能意识到长生之术太过危险,所以故意将九鼎分散。
但铭文又说九鼎归一,可得永生,我指出这个矛盾,为什么要留下这样的线索?
张教授沉思片刻:也许这不是矛盾。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晚年越来越偏执,既渴望长生又害怕别人得到这种力量。他可能将九鼎拆分开来,部分留在陵墓,部分藏在其他地方。
我想起那个奇怪的梦:七在外,二在内...会不会是说七尊鼎在外面,两尊在陵墓里?
张教授眼睛一亮:有道理!传说徐福东渡时带走了部分秦始皇的珍宝,会不会就是其中几尊鼎?另外,秦始皇巡游天下时曾在七处重要地点举行封禅仪式...
我们连夜查阅史料,发现秦始皇确实在泰山、琅琊、会稽等七处举行过隆重的祭祀,每次都携带重要礼器。
这七处地点,张教授在地图上标记出来,可能就是七尊鼎的藏匿之处。而剩余两尊,如你所说,应该仍在陵墓中。
林小雨插话道:但我们在陵墓里没发现任何鼎啊?
不,我们发现了,我坚定地说,就在青铜棺椁下方。只是...我犹豫了一下,不确定是否该说出那个像幻觉一样的经历。
张教授敏锐地看着我:明远,汞蒸气有时会使人产生幻觉,但有时也会...打开某些平常关闭的感知通道。在古代宗教中,汞被认为是连接阴阳的媒介。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全盘托出那个梦境。当我说到徐福指着星辰的画面时,张教授突然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