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安市八校联盟 2019—2020 第二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语言知识与应用。(10 分)
1.C (A 项“殷”应读“yān” ,“概”应为“慨”;B 项“酌”应读“zhuó”,
“侧”应为“测”;D “扼”应为“厄”,“屏”应读“bǐng”)
2 .D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沙场,不能用于平
民。)
3 .A (B 否定不当,应去掉“不”,C 缺少宾语,可在句尾加上“的称号”,D 缺少
主语,可去掉“由于”)
4 .B (总览所有语句,可知本段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描写的,首先写大兴安岭向
阳山坡的春色,即第⑤句;然后写背阴山坡春天的到来,即第①④句;接着写了山周
围的景色,即第③句;最后写山间的春水,即第⑥②句。
5 .D (根据事情发展的规律,先有土地,再有人,人再创造文化)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
6 .D (借用袁安的典故,故敬仰怀念之人是胡居士)(2 分)
7 .B (应是侧面描写)(2 分)
8 .D (2 分)
9 .⑴不久 ⑵很少 ⑶连年 (3 分)
10.(4 分)
⑴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又重做雨具。
⑵人们说应该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仍然干他原来的活。
11.①做事情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 ②凡事需防患于未然(3
分,答到两点即满分)
[参考译文]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
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
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
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
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
而按原来的干,又干旱连续两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歉收还有盈余
呢。因此说: “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12. (8 分)
⑴万里赴戎机 ⑵何人不起故园情
⑶无案牍之劳形 ⑷濯清涟而不妖
⑸会当凌绝顶 ⑹衣冠简朴古风存
⑺山重水复疑无路 ⑻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13.第一次特别对待:服务员直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2
分)
1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天冷老婆婆才会想
要喝一瑰热汤;环境的寒冷和服务员、经理的热心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小说的主
题。(4 分)
15.二三等奖还未抽出,如果不继续的话,经理就食言了;写继续抽奖才能引出顾
客看穿这一活动并放弃领奖的内容,表明顾客受到经理善心的感染,突出了善心的
传递,深化了小说的主题。(4 分)
16.为人实诚,本分;关爱老伴,有责任心;坚强乐观;要求不高,容易满足。
(4 分)
17.①非人工栽培或驯化的纯自然的事物;②脱离喧嚣世俗的自由与快乐。(2
分)
18.感觉受骗上当——非常得意—— (心旷神怡)—— (对大自然一往情深)——
沁人心脾(2 分)
19. (1)该句运用“久久”与“勿勿”两个叠词使描写生动、口语化,表现出
“我”对山间空旷、幽静与山间自然纯正事物的喜爱。(2 分)
(2 )运用动作描写,以“闭”“靠”“掏”“倒”“咽”等动词,细致地表现出
“我”身处山境的自由与随意,表现“我”对这种生活的喜爱。(2 分)
20 .童谣表现出儿童的纯真,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故事表现他的纯朴,真实,
以此来突出“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纯真,自由生活的热爱,同时吸引读者阅读
兴趣。(4 分)
21 .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我”与众游客进行对比,突出“我”与众不同的人生
态度,为下文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和表现文章的主旨做铺垫。(4 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 分)
2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