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转移新趋势与中部地区承接策略 陈耀.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展论坛
China Development Observation
产业资本转移新趋势与中部地区承接策略
■ 陈 耀
近年来,伴随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要 2. 从单个企业的零散迁移,发展为集群式整体性
素成本的上升和外部需求的减弱,我国东部沿海 转移
地区正在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转移和资本 早在几年前,遍布浙江的“块状经济”就出现了
流动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促进中 明显的移动痕迹,这种传统产业的资本“抱团”流动,
部崛起战略的实质性推进,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启动了“块状经济”的跨省复制。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和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 近年来浙江、广东等地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开始收缩,
部地区吸纳或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逐步增 并呈现整体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一些服装企业及相关
强。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和国家刺激内需政 配套的企业结伴到中西部投资建厂,形成了一些新兴
策的有利机遇,研究中部地区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吸 的服装业集群。据统计,近一年来,河南、湖北、湖南、
纳或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进各 安徽、四川等地纺织服装业投资增速居全国之首,产
地区合作互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 量同比提高 30% 以上。
意义和战略意义。 3. 企业开始按照价值链分工,调整优化生产区位
布局
国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新趋势 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分工已从以前的垂直分
工(中西部提供原材料,东部生产加工制成品),到水
所谓产业转移,一般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市场需 平分工(中西部提高自身加工的比重,东部从国际市
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 场获取部分原材料),再进一步由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
移或迁移现象。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 在的产品价值链分工。突出的表现是一些企业在东部
区的产业转移已经历时 10 年之久,由最初的政府主导 大城市做研发和品牌,而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
型逐步转向市场主导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与 区,形成国内“雁型”分工模式。
市场机制的推动,促使产业转移日趋理性化,并呈现 4. 东部企业的外迁过程受到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
出以下一些新的特征: 起初,东部地方政府对企业外迁、对外投资大多
1. 产业转移的规模扩大,领域拓宽,层次提高 持不积极、不鼓励态度,主要源于三方面的担心:一
据有关方面测算,仅东南沿海四省市(粤浙沪闽) 是大量建设资金外流、税源流失、财政收入减少;二
需要转移出来的产业将达到上万亿元产值。另据香港 是可能会出现外移产业“空心化”问题;三是短期内
工业总会 2008 年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香港公司在珠三 会影响当地的充分就业。而现在这种态度发生了变化。
角投资的工厂达 5.75 万家,其中 37.3% 的港资加工贸 随着土地、劳动力、环境等因素对东部发展的制约与
易企业已有意将全部或部分在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活动 日俱增,迫使他们需要尽快将早前吸收的一些不适合
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或越南。未来一段时期,尽管低附加 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以使技术和附加值比较高的企
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