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第九章楼梯构造.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构造作业——钢筋混凝土楼层设计 一、目的 通过本设计了解梁板式钢筋混凝土楼层主、次梁及 楼板的关系,对梁板进行结构布置及楼面面层设计。 二、要求 1.根据图示尺寸估算各构件的尺寸。 2.绘制1-1、2-2剖切节点图(1∶30),在图中标注名称及有关尺寸(如主、次梁的梁宽、梁高、板厚),绘出楼面(1∶100)面层,并标注层次。 第九章 楼梯构造 9.1 楼梯概述 9.2 楼梯的尺寸设计 9.3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9.4 台阶与坡道 9.5 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残疾人用) 9.6 电梯与自动扶梯 9.1 楼梯概述 1.作用: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上下及紧急疏散用。 2.构造设计要求: (1)足够的宽度、合适的坡度 (2)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美观、经济、安全(防滑、防火) 3.类型: (1)按形式分:单跑、双跑、三跑、弧形等; (2)按材料分:木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等。 4.组成: 梯段(由踏步组成) 楼梯平台和平台梁 (正平台或称楼层平台、 半平台或称中间平台) 栏杆扶手等 9.2 楼梯的尺寸设计 9.2.1 楼梯的尺度确定 1.梯段的坡度与宽度:坡度20? ~45?,宽度见图。 2.楼梯踏步的尺寸(经验公式): b+2h =600~630mm,或 h+b=450mm , h-踏步高度,b-踏步宽度。 3.平台的深度:不小于梯段的宽度。 4.栏杆与扶手的高度:一般900mm,儿童600mm。 5.为了减轻人们上下楼时的疲劳和照顾人们行走的习惯,每个楼梯段的踏步级数一般不应小于3级,亦不应大于18级。 6.楼梯净空高度 (1)净空高度要求:梯段净高≥2200mm, 平台下净高≥2000mm。 (2)底层净空高度不足的解决办法: ①将底层第一梯段加长,做成不等跑梯段; ②降低楼梯间平台梁下部地面标高; ③上述两种方法结合; ④底层楼梯做成直跑。 9.3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现浇式、装配式、细部构造 9.3.1 现浇式 1.特点:整体性好、尺寸灵活、形式多样,工序多、速度慢。 2.形式与构造 (1)板式梯段:梯段、平台荷载传给平台梁。受力简单、底面光洁、易于支模。 (2)梁式梯段:梯段荷载传给斜梁(可一边搁在墙上),斜梁再传给平台梁,平台也搁在平台梁上,梯段板厚减薄。分明步、暗步。 9.3.2 装配式 1.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抗震较差 分: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中、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2.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分:梁承式楼梯、墙承式楼梯、悬臂踏步楼梯 (1)梁承式楼梯:预制踏步搁在斜梁上形成梯段, 梯段斜梁搁置在平台梁上, 平台梁搁置在两边墙或柱上。 注意:平台、平台梁断面、斜梁断面、踏步断面的形式。 (2)墙承式楼梯:预制踏步、平台搁置在两边墙上,省去斜梁、平台因无平台梁下面净高增加,隔离墙上开洞扩大视线。 (3)悬臂踏步楼梯:最简单、方便,悬挑踏步构件(正、反L形)砌入墙内,悬臂长度1200m~1500m。无斜梁、平台梁,梯下净高增加。 2.中型、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平台板:平台板、平台梁合一与分开两种。 (2)楼梯段: ①板式(明步)有实心、空心(纵向、横向)、 ②梁式两侧有梁。 梯段减轻自重:去角、踏步内抽孔、折板式。 (3)梯段的搁置:梯段搁置在平台梁上。 (4)单梯段预制楼梯(大型) (5)梯段连平台预制楼梯(大型) 9.3.3 细部构造: 踏步及防滑 栏杆及扶手 1.踏步及防滑----表面耐磨,便于清洁,应有防滑措施。 2.栏杆及扶手 (1)扶手及栏杆或栏板常用尺寸 (2)栏杆(栏板)、扶手安装 9.4 台阶与坡道 台阶:踏步宽度300~400mm;高度100~150mm 坡道:坡度1/6~1/12之间,?1/8时需做防滑处理。 注意:与主体连接考虑变形缝(沉降) 9.5 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 坡道、楼梯形式及扶手栏杆、导盲块 9.6 电梯与自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