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7?? 炉渣垫层 4.7.1??????? 炉渣垫层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80 mm。 4.7.2??????? 炉渣或水泥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浇水闷透;水泥石灰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和闷透;闷透时间均不得少于5d。 4.7.3 在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应湿润;铺设时应分层压实,铺设后应养护,待其凝结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7?? 炉渣垫层 4.7.1 炉渣垫层应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的炉渣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80 mm。 说明: 本条规定了垫层分别采用不同的组成材料的做法和垫层最小厚度的限值,以便与《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相一致。 4.7.2 炉渣或水泥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浇水闷透;水泥石灰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和闷透;闷透时间均不得少于5d。 说明: 本条提出了炉渣材料使用前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炉渣闷透的时间最低限值,以防止炉渣闷不透而引起体积膨胀造成质量事故。 4.7.3 在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应湿润;铺设时应分层压实,表面不得有泌水现象。铺设后应养护,待其凝结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新规范增加的条文 4.7.4 炉渣垫层施工过程中不宜留施工缝。当必须留缝时,应留直槎,并保证间隙处密实,接槎时应先刷水泥浆,再铺炉渣拌和料。 说明:本条提出炉渣垫层一般不宜留置施工缝,以及必须留置施工缝时的处理方法。 第三十页,共八十二页。 主控项目 ? 4.7.5 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颗粒粒径不应大于40 mm,且颗粒粒径在5 mm及其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应大于5 mm。 说明: 本条规定了炉渣垫层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4.7.6 炉渣垫层的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 本条规定必须检查炉渣垫层的体积比和检验方法。 ?? 一般项目 ? 4.7.7 炉渣垫层与其下一层结合应牢固,不应有空鼓和松散炉渣颗粒。 说明: 本条提出了炉渣垫层施工后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4.7.8 炉渣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7的规定。 ?说明: 本条提出了检查炉渣垫层表面质量的允许偏差值和相应的检验方法。 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二页。 4.8? 水泥混凝土垫层 4.8.1 水泥混凝土垫层铺设在基土上,当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设计无要求时,垫层应设置伸缩缝。 4.8.2 水泥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 mm。 4.8.3 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湿润。 4.8.4 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 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 m。 4.8? 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 4.8.1 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铺设在基土上,当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设计无要求时,垫层应设置缩缝,缝的位置、嵌缝做法等应于面层伸、缩缝相一致,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0.16条的规定。 说明: 本条强调地面处于长期低温下应设置伸缩缝。以便引起施工中的重视。 4.8.2 水泥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 mm;陶粒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80 mm 。 4.8.3 垫层铺设前,当为水泥类基层时,其下一层表面应湿润。 4.8.4 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横向缩缝的间距均不得大于6 m。 说明: 本条规定了垫层纵、横缩缝间距的最大限值。 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二页。 4.8.5 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 mm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互相紧贴。企口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宽度为5—20 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填缝材料应与地面变形缝的填缝材料相一致。 说明: 本条提出了垫层纵、横向缩缝的类型和施工质量要求,以确保垫层的质量。 4.8.6 工业厂房、礼堂、门厅等大面积积水泥混凝土、陶粒混凝土垫层应分区段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距相一致。 说明: 本条提出垫层分区、段浇筑的划分方法,并应与变形缝的位置相一致。 4.8.7 水泥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二页。 4.8.8 水泥混凝土垫层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4.8.9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C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