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种强化降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比较.doc

发布:2018-08-12约5.9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种强化降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强化降糖治疗方案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探寻简便、有效、安全的胰岛素强化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甘精胰岛素,1次/d,三餐前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B组应用甘精胰岛素,1次/d,三餐前应用瑞格列奈治疗;C组应用甘精胰岛素,1次/d,三餐前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在血糖达标(空腹血糖0.05);A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IS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10次;B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ISI及甘精胰岛素剂量均明显降低,餐后CP 2 h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3次;C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IS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0次。B组治疗后的餐后CP 2 h明显降低于C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分别联用门冬胰岛素、瑞格列奈、阿卡波糖强化治疗初治2型糖尿病,其降糖疗效相当,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餐后胰岛功能,减少甘精胰岛素剂量,发生低血糖次数少。从效果、安全、方便的角度考虑,三种强化治疗方案中,甘精胰岛素联用瑞格列奈值得临床上首先考虑。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瑞格列奈; 阿卡波糖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4-0046-04   doi:10.14033/ki.cfmr.2015.34.019   在中国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随着对糖尿病的重视,新诊断的糖尿病也越来越多。目前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过高,强化血糖能够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1]。有研究表明,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使胰岛功能恢复,但无论应用CSII,还是应用基础胰岛素联用速效胰岛素,均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而基础胰岛素联用控制餐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每日一次胰岛素注射,三餐前服用药物,患者易于接受,治疗依从性好。但是其疗效、对胰岛功能的恢复如何,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强化治疗方案,用于初治2型糖尿病,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患者90例,年龄40~70岁,平均(52.00±15.35)岁,男55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8.0%。排除标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感染、肿瘤、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学会批准进行。随即将90例患者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赛诺菲安万特,国药准字,1次/d,三餐前应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诺和诺德,国药准字治疗;B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每天一次,三餐前应用瑞格列奈(诺和龙,诺华公司,国药准字治疗;C组应用甘精胰岛素,1次/d,三餐前应用阿卡波糖(拜糖平,拜耳公司,国药准字治疗。在血糖达标(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 h血糖10mmol/L)的情况下,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体重、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CP 0)、餐后2 h C肽(CP 2 h)、空腹C肽/餐后2 h C肽(CP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血糖事件、甘精胰岛素用量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比较用ANVO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因不能坚持和不愿意继续应用胰岛素退出7例,B组有2例退出,C组1例失访。   三组患者治疗前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CP 0、CP 2 h、ISI、TC、TG、LDL-C及甘精胰岛素剂量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ISI及甘精胰岛素剂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