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井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技术与人员定位算法研究与实现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09-28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井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技术与人员定位算法研究与实现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煤矿井下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工作面越来越深,越来越复杂,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我们需要实现煤矿井下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和人员定位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煤矿井下无线传感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在煤矿人员定位领域中,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例如,在井下环境复杂、非直线视距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GPS定位技术很难实现准确的人员定位。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井下环境,研究新的人员定位算法,提高人员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研究目的 本项目旨在研究井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技术和人员定位技术,探索井下环境下的数据传输和人员定位的具体实现方案,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三、研究内容和进展情况 1、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 我们采用基于802.15.4标准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建立了井下无线传感网络。这种技术能够实现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等特点。我们已经完成了井下无线传感网络的建立,并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自组织机制,尝试实现一种更加自适应的网络拓扑结构。 2、人员定位算法的研究 针对井下环境的特殊性,我们采用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方法,利用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和距离信息,研究了一种基于RSSI的人员定位算法。我们在实验室内部搭建了一个模拟井下环境的测试平台,测试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目前,该算法已经可以实现井下人员的较精确地定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优化数据传输技术,提高网络的自适应性和容错能力。 2、继续探索井下环境下的人员定位技术,研究新的定位算法,并测试其准确性和可用性。 3、进一步完善井下无线传感网络系统,测试其在实际井下环境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五、结论 本研究项目已经初步探索了煤矿井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技术和人员定位算法的实现方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为煤矿行业提供更加可靠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