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标记物临床意义.ppt
免疫组化标记物临床意义
•2021/3/29星期一•1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
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
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
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
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显色剂抗体抗原
为什么要做该检查?
•2021/3/29星期一•2
检查目的
1、确定细胞类型
2、辨认细胞产物
3、了解分化程度
4、鉴定病变性质
5、发现微小转移灶
6、探讨肿瘤起源或分化表型
7、确定肿瘤分期
8、指导治疗和预后
9、辅助疾病诊断和分类
10、寻找感染病因
•2021/3/29星期一•3
•2021/3/29星期一•4
大肠癌套餐
(CEA)癌胚抗原
P53蛋白
nm23转移抑制基因
Ki-67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
M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P53、Ki-67和nm23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CEA可能是大肠癌的侵袭转移的促进因素;MRP所引起的耐药机制是
一个相对独立的机制。CEA,P53,nm23,Ki-67可作为判断大肠癌
恶性程度、侵袭转移以及预后的指标,分析他们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
临床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2021/3/29星期一•5
CEA
CEA是大肠癌分泌的一组酸性糖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
广泛存在于各种上皮性肿瘤,尤其是各种腺癌。一般认为,大肠癌分化程
度越低,CEA阳性表达率越高。
上皮组织被覆在机体体表,或衬于机体内中空器官的腔面,以及体腔腔面
。
肿瘤的命名: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为肉瘤,既有癌又有肉瘤者称为癌肉瘤。
CEA阳性表达的提示大肠癌,阳性强度越高,说明癌的分化程度越低,浸
润性强,转移快。例如腺瘤为阳性(+),早期癌变就变成(++)
•2021/3/29星期一•6
P53蛋白
P53基因可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是抑癌基因,可以抑制肿瘤
的增殖,但突变型则起反作用。
免疫组化所检测的是突变型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即p53蛋白
则p53阳性的意义是什么?
免疫组化检测的P53蛋白是一种肿瘤
的促进因子,不但没有起到抑制肿瘤
的作用,反而会促进肿瘤的生长,因
此其阳性率越高,预后越差。
•2021/3/29星期一•7
nm23
抗转移基因,其表达降低与肿瘤的高转移能力,复发相关。
nm23编码的产物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功能,nm23在分化良好的肿瘤
中呈高水平表达,且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无病生
存期,整个生存期呈正相关,因此检测nm23基因的表达高低,可以
作为判断肿有无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故nm23阳性率越低,肿瘤越容易转移。
•2021/3/29星期一•8
Ki-67
Ki-67是一种与细胞周期相关的一种核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增殖分裂
的各个时期(G1、G2、M、S期),但是在静息的细胞(G0期)中不
表达,常用于检测肿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