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区的着力点.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构建和谐社区的着力点一、打造人文社区 和谐社区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育、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固然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灵魂。社区人文体系主要包括: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基础;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的利益诉求保障;健全、周到、方便的社区服务;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稳定、和谐的社区安全环境、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法制观念和各种矛盾的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党领导下的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社区群众民主自治;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舒适、欢乐的人文感受;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养。二、打造服务社区 服务是社区组织的主要职责。要从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要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要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求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全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做好社区居民尤其是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特别要高度关注社区困难群体的利益,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政府部门与社区结对子,社区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子,引导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协调、鼓励各类企业进入社区,承担、兴办社区服务项目。采取政府购买非营利公益性服务项目,发展社区服务组织,建立社区居民事务站,充实社区志愿者队伍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逐步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居民生活,凝聚人心。三、打造有序社区 建立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社区各项运行机制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各项运行机制。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人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建立以下三种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畅通利益诉求反映渠道的工作机制。以利益调节为核心,通过对话和协商,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二是建立化解矛盾、民事调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结合,积极探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三是建立为居民提高便利服务的工作机制。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建立适应居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需要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系列服务。四、打造平安社区 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建设。社区平安稳定是城市稳定的根基。要充分发挥社区综治组织的龙头作用,探索社区群防群治措施,大国加强社区调委会、群防群治队伍、单位内保组织在内的社区综治组织建设,筑牢“安全网”。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建立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委员会,统筹社区资源,形成平安创建的合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平安创建活动,深化基层创安动态升降级管理,形成“同居一地、共保平安”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稳定有序的“平安社区”,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