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洪宪-大连化物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应聘人员登记表
申报岗位 DNL1602:
光催化制氢研究组姓 名 韩洪宪 出生日期 1969.04.15 民 族 朝 性 别 男 政治面貌 党员 户口所在地 大连 毕业学校及专业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物理化学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工作单位及职务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是否有亲属在所内工作或学习,如有请说明 无 联 系 方 式 电 话:0411-8437 9760
传 真:0411-8437 4447
电子邮箱:hxhan@dicp.ac.cn 学习及工作经历
(从高中填起,内容包括时间、单位、学位、所学专业,担任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情况,时间段要连续,准确到月份,在职学习请注明) 学习经历:
1985.09-1988.09,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中,学习委员
1988.09-1992.09,吉林省延边大学,化学专业,学士
1992.09-1995.07,吉林省延边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士
1999.03-2003.0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1995.07-1999.03,吉林省延边大学化学系,讲师2003.04-2003.10,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林肯分校化学系,博士后
2003.11-2008.04,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08.05-2009.04,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009.05- 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组长,主要经验及业绩 申请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与太阳能学转化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事中孔分子筛中电子给体-分子桥-电子受体的电荷转移及其长寿命电荷分离态的研究(1) 获得了Al-MCM-41的氧化还原电位:-1.0 V ≤ EOX (Al-MCM-41) ≤ -0.92 V; 1.18 V ≤ ERed (Al-MCM-41) ≤ 1.34 V (Res. Chem. Intermed., 34 (5-7), 551-564, 2008)。
通过把具有一定氧化-还原电位梯度的一系列有机小分子电子给体、受体作为“分子探针”,用适当的溶剂担载到Al-MCM-41 的分子筛孔道内,用EPR、DRS等谱图表征手段测得了相应的电子给体和受体与Al-MCM-41 骨架的电子转移获得的自由基信号,从而确定了Al-MCM-41 的“氧化还原电位”。
(2)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过程中,在光照下获得相对较长寿命的激发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给体-桥-受体(D-B-A分子,DMN-6B-DCV和DMN-8B-BQ)在中孔分子筛 Al-MCM-41的电子转移的机理及其由EPR观察到的长寿命的自由基信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热力学分析结合EPR和漫反射UV-vis等谱图研究表明,所观察到的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的自由基信号是给体或受体与Al-MCM-41骨架上的电子给体或受体位之间电子转移的结果,而不是通过分子桥B的电子转移。这为组装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和理论基础。高自旋的长寿命三线态碳氢双自由基分子的合成及磁性研究合成室温下具有较长的寿命的、三线态碳氢双自由基分子并系统研究了为进一步利用类似的分子作为单体合成高自旋的磁性有机分子聚合物提供了J. Am. Chem. Soc., (2005), 127, 9014-9020)。”体系的一部份工作, 即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和光催化氧化水。
1)可见光吸收的金属-金属电荷转移单元(MMCT)“电子泵分子组装
在MCM-41 中孔分子筛的表面上,成功地组装了一系列吸收可见光的杂原子MMCT单元,比如,TiOCr、TiOCo、TiOCe等。这些MMCT单元可望作为电子泵耦合到多电子转移催化剂上从而利用可见光氧化水、抑或还原降解CO2/或H+ (J. Phys. Chem. C., (2008), 112, 8391-8399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 (2007), 103, 265-272)。
电子泵水的
耦合了TiOCr MMCT单元电子泵与纳米金属氧化物IrOx多电子转移催化剂,从而成功地利用可见光(458 nm单色激光)氧化了水,其量子效率达到了13%低估值J. Phys. Chem. C., (2008), 112, 16156-161590)。
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反应中,通过H+的还原得到的产物H2 是需要的“太阳能燃料”(solar fuel)。尽管如此,但是在水分解的反应中,技术的关键并不是反应中的H+还原部分,因为这一反应的能量需求是容易满足的;真正的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部分是水的氧化部分,尽管这一反应的产物O2不是我们需要的“太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