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电厂信息化管理之我见权威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台山电厂信息化管理之我见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信息化投入的越来越大,电厂所使用的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多,那么在不同阶段不同投入的系统就出现了整合问题,信息系统的部署一般较为分散,对管理层、决策层的支持不足。本文介绍了台山电厂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努力方向,对于类似运营电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整合;信息一体化
【】TP39
【】A
【】1672—5158(2012)10-0328-02
1 引言
曾经有人说到某企业自动化办公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取得了实效,实现了“无纸化”——信息化就实现了。那么就说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层次、环节和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利用企业内外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然而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价值在于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管理,创造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台山电厂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探讨电厂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以及改进和建议
2 当前台山电厂信息化建设概况
目前,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基本上形成了以BFS++、PI系统为基础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国华ERP、费用中心、FMIS等系统为主的经营管理系统;以基建MIS、P3为主的工程物资核算系统以及以INTRANET、DOMINO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公司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并对生产、调度过程控制得自动化应用一向比较重视,计算机装备水平较高,基本建成了光纤主干联网的局域网络与国华公司专线网络连接;且各类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大部分生产人员)计算机的应用比例较高,为信息化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那么在当前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我们台电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发展势头,并在信息化方面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先进的火力发电企业信息系统模型与台电对比:根据火电企业生产和管理现状,将信息化模型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生产现场控制层
生产现场控制层是指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和直接控制,与生产设备直接关联,提供的是生产过程的实时信息,是生产基础数据的提供层,该层提供机组级别的监控工程。
目前我们企业所使用的为DCS控制等系统。
(2)厂级监控层(SIS)
它完成厂级生产过程的监控,通过采集控制层的数据,结合管理层信息,对控制系统和机组性能进行整体优化和分析,为过程控制和机组性能进行整体分析和优化,为过程控制提供操作指导,甚至可以直接控制控制层,例如中调把全场负荷发给电厂SIS,电厂SIS系统就会直接按优化分配算法把负荷分配给机组,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SIS是控制层和管理层之间的一个桥梁,为生产管理层、经营决策层提供所需的分析、统计信息。SIS属于在线监控和管理系统,可以说它就是实时生产过程的管理现代化工具。
而我们企业主要以PI系统为主。PI作为大型实时数据库,用于实时采集与存储来自DCS和其它辅助控制系统的过程数据。PI系统不仅可用于远程监视生产、运行指标,同时为其他关联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目前我厂一期PI系统为2002年上线的旧版本3.3.362.47。该版本为美国OSI软件公司推出的PI数据库较早版本,在我厂运行的8、9年间发现其在软件性能和功能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一些已被证实的缺陷,这些出现的缺陷严重影响了PI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了实时数据的连续采集和存储;也进一步影响到以PI系统为数据平台的各应用系统的正常运作。而台电二期PI系统实施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二期PI系统采用了OSI软件公司的最新数据库版本PISERVER2010。该版本功能强大,运行稳定,消除了旧版本的原有缺陷,保证了PI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为了解决一期PI系统出现的缺陷,保证一期PI系统数据存储和应用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也为了台电一期PI系统和二期PI系统有效结合。版本统一,日前我们对一期PI系统进行了升级,这样大大提高了我厂今后PI系统实时数据地整合应用,实现了一期二期无缝隙浏览。
(3)生产经营管理层
该层主要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的,主要包括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监督管理等方面。生产管理层通过经营决策层获取经营指标信息来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生产计划,同时为SIS层提供控制指导信息。
我们企业则是应用了BFS++系统作为生产经营管理层。BF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