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
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二年级
授课教师:段海军
单 位:北京市润丰学校
时 间:2011年9月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和篮球教学规律,结合我校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实际需求,结合我校的《篮球校本课程》设计的本课。
二.教学内容:选自润丰学校小学部校本教材(第二册)
1、小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 2、游戏:赛龙舟
三.单元课次 本单元共5次课,本节课为第3次课。
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目标 1. 学习篮球直线运球的基本动作方法,使部分学生达到熟练掌握。
2. 熟悉球性,发展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控制能力,培养篮球活动的兴趣。
3. 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做动作,养成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课次 教学内容 课次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措施 1 篮球球性练习
练习熟悉球性,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身体灵活性和手指、手腕力量,培养与同伴协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重点:
在不同形式下,体会手触球动作。
难点:
双手对篮球的控制。 1.手指、腕的柔韧性练习
2.师讲示球性动作,生观察模仿学习
3.方形队伍集体练习,师及时纠错
2 原地运球
通过原地运球的学习,学会五指张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法。体验高低运球时用力方法的不同。发展上肢力量及身体灵活控制性
教学重点:
五指张开成弧形,掌心空出
教学难点:
手指拨球、手腕柔和用力。 1.游戏“弹弹球”熟悉球性练习
2.指导原地运球学练:高—低—慢—快—体前交换手运球
3.音乐伴奏中与同伴合作帮助纠正练习
4.小组展示、师评价 3 行进间直线运球
初步学会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左、右手的控球能力和身体得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协调用力、按压球的后上部。
教学难点:
控制球的能力。 1.行进间直线运球。
2.师展示讲解动作方法、生自由体会模仿练习
3.师引导学生慢—快,由走到跑,由右手到左手的规律进行运球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4.分组展示
5.巩固:赛龙舟 4 行进间曲线运球
巩固熟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体会在运球过程中能控制球的方向,发展身体协调控制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手指分开、以肩为轴,按压球后上部
教学难点:
左右手快速运球、提前交换手运球 1.篮球韵律操
2.行进间运球
3.师讲示动作方法要领、生体会
4.分小组相互帮助纠正学习
5.优生展示谈体会
6.游戏巩固提高:运球绕障碍 5 考核:快速运球
通过考核快速运球,了解学生动作掌握的情况,检验教学的效果,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评价重点:
协调正确完成
评价难点:
熟练快速完成 1.师讲解考核的方法及要求
2.分组练习,师点评
3.成绩的反馈,师生交流体会
4.师对本单元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是小学体育课程中贯穿三个水平领域的教材内容,这个内容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占的比重也比较大。篮球活动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篮球运动是在有规则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项目,对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行为习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年级是我校二年级(2)班,共有学生32名,他们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的上进心,善于表现,善于模仿,且身体素质较好。在这32名学生中有15名新转入的学生,其中有5名学生从未接触过小篮球,整体能力差距较大。
课时计划
授课班级:二年级2班 人数: 男:18人 女:15人
教学内容: 1.小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3/5 2.游戏:“赛龙舟” 教学
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要领,了解一些简单的篮球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在原地、行进中运球时手触球不同位置的动作技能,在游戏中提升学生行进中间直线运球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篮球活动的乐趣,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开
始
部
分
2
分
钟 一.课堂常规
(一)体委整队
(二)报告人数
(三)师生问好
(四)宣布课的内容,提出本次课的要求
(五)检查服装,安排见习活动
二.队列练习:
二、四列横队互变
3'
2次
组织:四列横队密集队形集合
× × × ×
× × × ×
× × × ×
× × × ×
△
要求:集合队形整齐,精神饱满。
组织:四列横队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A
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