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20022制程失效模式分析程序(FMEA).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规章、制度系统文件
文件类别 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 制程失效模式分析程序(FMEA) 版 次 1.0
核 准 审 核 制 作 持有单位 发行章
制 定 、 修 订 记 录
发布日期
发行版次
发行页次
修订版次
修订页次
修 订 内 容 重 点
1. 目的
为了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在制造确定之前先探讨、并理清制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与失效模式及评估对于失效的影响,以便早期找出失效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防止,提高产品可靠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自规划至出货各阶段。
3.定义
3.1 失效(Failure):是指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包括在规定条件下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或参数不能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3.2 失效模式:制程不能满足制程要求或设计意途;
3.3 失效影响:失效模式对客户之影响
3.4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事前鉴别出产品可能发生之失效模式及变异,并加以文件化及量化之评估;
3.5 PFMEA:制程潜在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3.6 严重度(S):失效模式发生时,对客户之影响的严重度之评价指标;
3.7 发生度(O):为个别故障原因发生之频率之评价指标;
3.8 难检度(D):为在半成品流向后工程前,检测出失效原因或失效模式之能力评价指标;
3.9风险优先指数RPN:由严重度、发生度、难检度三指数相乘所得,为是否实施对策改善之总评价指标;
4. 职责
4.1 跨功能小组:负责制程潜在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PFMEA);
4.2 相关单位:执行PFMEA所形成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工作程序
如无特殊说明,同时适用于设计FMEA和过程FMEA:
5.1 FMEA分析前准备工作
5.1.1 表格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表)
5.1.2 确认设计意图(见新品开发申请表,适用设计FMEA)
5.1.3 严重度、频度、探测度评分标准规定
5.1.4 制造流程图或过程流程图拟定(见工艺流程图,适用过程FMEA)
5.1.5 FMEA小组成员选定
5.1.6 分析日程及时间计划拟定
5.2 成立FMEA核心小组。
5.3分析的时机:
5.3.1 新产品、工艺设计开发前;
5.3.2 现有设计或应用情况发生变更时;
5.3.3 重大异常、客户反馈或客户要求;
5.4 FMEA编号:填入FMEA文件编号,以便查询。
编号 □□ □□ —□□
顺序号(从01-99循环使用)
产品代码
部门代码
5.5 类别:填入FMEA的类别,即设计FMEA或过程FMEA。
5.6 责任者:设计FMEA的责任者为产品设计人员或部门和小组,如适用,还包括供方的名称;过程FMEA的责任者为相应工艺的责任者或部门和小组,如果知道,还包括供方的名称。
5.7 编制者:填入负责编制FMEA的工程师姓名、电话和所在公司的名称。
5.8 关键日期:填入初次FMEA应完成的时间,对于设计FMEA该日期不应超过计划的成产设计发布日期,对于过程FMEA该日期不应超过计划的投入生产日期。
5.9 FMEA日期:填入编制FMEA原始稿的日期及最新修订的日期。
5.10核心小组:列出有权确定和/或执行这项工作的负责人或单位(建议将所有参加人员的名字、单位、电话号码、地址另行列表)。
5.11 项目/功能:填入被分析对象的名称和其他相关信息。
设计FMEA简要描述被分析项目满足设计意图的功能(如塑封焊料,提供芯片与引线框之间的黏附,在器件工作时帮助散热)。如果被分析项目有多种功能且有不同的失效模式,应把所有的功能单独列出。
过程FMEA简单描述要被分析的工艺或工序(如注入、光刻、清洗、去胶、场氧化等)。尽可能简单地说明该工艺过程或工序的目的。如果工艺过程包含多种具有不同失效模式的工序(如:光刻),那么可以把这些工序作为独立过程列出。
5.12 潜在失效模式:被分析对象不能满足项目/功能栏中所描述的预期功能的情况。
7.12.1 在设计FMEA中这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可能是更高一级系统(在过程FMEA中为下一工序)的失效起因,或更低一级系统(在过程FMEA中为上一工序)失效模式的影响后果。
5.12.2 对于特定的项目/功能,列出每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前提是这种失效可能发生,但不一定发生。
5.12.3 在设计FMEA中,只可能出现在特定运行条件下(如高温、低温、潮湿等)和特定的使用条件下(如超过平均使用寿命)的潜在失效模式应予以考虑。在过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