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农机节油技术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用农机节油技术探讨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用机械设备使用率上升。加上国家实行农机购买补贴,使得农机在我国广大农村、乡镇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农机耗油的问题成了农民最头疼的事,如何做到农机的节能高效,使农民的收益实现最大化,成了摆在广大农业科学研究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节能高效
一、农机设备的选择标准
1、选择符合当地地质条件的农机设备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土壤、水文、地质等条件千差万别,如果不能够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机设备,不仅会对农机本身造成损坏,也无法起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以塔河县为例,塔河县的土壤条件是典型的东北黑土地,土壤肥沃,冬天冻土层较厚,夏季易出现土地泥泞等特点,所以在选择农机时要特别注意,应选择车轮较大、机身重量适中的设备。
2、选择节油效果明显的农机设备
不同的农机设备工作重点不同,有的农机侧重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在耗油方面需求较大。对于普通的农民群众来说,对于耕种没有特别紧张的时间限制,
可以考虑选择节油性能明显的农机,从另一方面来说,节油性能良好的农机,机身的使用性能较好,工作过程中的磨损程度较轻,因此也有利于农机寿命的延长。
3、选择性能稳定的农机设备
一台好的农机设备,不仅能够实现节能节油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持续工作状态,以免发生故障延误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时期。因此在挑选农机时,不仅要注重节油效果,还要保证农机本身的质量,此外,在农机的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做好农机的保养工作和清洁工作,使农机保持在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中。
4、农业机械的选择要符合农业行业技术标准
比如《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以发挥农业机械设备的综合效益,提高系统整体水平,促进节油减排,营造节能环境。因此,应制定以节油技术为中心的农机选择标准,结合当地农艺要求,营造节油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油耗的目的。
二、农机节油技术的实际分析
1、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油跑油现象
农机节油的关键是实现机油的高效利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机设备作业过程中受到颠簸等因素,导致机油外洒,另外,一般的农业机械设备由于使用年限的关系,会出现油管老化、接触不良、部件磨损等现象,导致农机漏油。因此,农机手要做好农机的定期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农机存在的漏油隐患,对于老化磨损的油管,要及时进行更换。发现农机漏油后,要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资源浪费。
2、防止农机超负荷作业,缩短作业行程
超负荷作业和农机带病作业是农机耗油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塔河县的农机使用情况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存在农机超载现状,尤其是在农忙季节,农民为了减少往复次数,尽可能多的增加农机的承载量,严重情况下甚至超出荷载量的两倍有余,不仅给农机本身的耗油量和使用寿命造成了危害,对于农民本身的生命安全也构成了极大威胁。以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农机超负荷作业,合理规划行车路线,避免陡峭、尖锐地段,缩短农机作业行车路程,降低油耗。
3、使用农业机械应注意的细节
定期排除冷却系统的水垢,以及管道和消音器的油垢和沉淀物。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尽量使水温保持在75~90℃,同时按照季节使用油料;正确调整制动器,经常检查拖拉机前后轮,保持轮胎压力正常。保持电气系统、起动机构性能完好。不要长时间怠速运转发动机,停车立即熄火。采用金属清洗剂,代替汽油、煤油、柴油清洗机器零件,不仅能节约油料,而且去垢力强,使用方便。净化油料,计量加油。如果使用前未经沉淀,过滤油中的杂质,就会对柱塞和针阀偶件带来危害,使机车功率下降,油耗增加。所以一般油料应沉淀48小时以上再使用。
三、如何做好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应用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农机节油技术更新和完善
加大农机资金投入,农机技术更新换代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加快农机节油技术的更新换代,才能开发出适合农民真正需要的技术。加大资金投入,还能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加快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机节油技术的提高,使得农机节油效果愈加明显,从而促进农机节油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健康发展。
2、提高农机化工作者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开展农机节油技术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农机化工作者是开展所有农机化工作的先锋,只有培养一批有能力、懂业务、肯吃苦的农机化工作者,才能有效开展农机化工作。作为农机化部门有责任致力于专业的农机化工作者的培养,定期给农机化工作者组织培训,在学习农机化知识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也为以后开展农机化工作打下基础。
3、加强农机节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