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 (共2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 (共2篇)
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4.学习本文的一些表现手法,学会知识迁移。5.学习范仲淹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读准备,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文章内容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读懂意,知道一些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并了解文章大意。 2.导入新课:岳阳楼为何能够成为江南的三大名楼?简介其成名的原因,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范仲淹简介北宋中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两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后来辞别母亲,到长白山读书。日食,冷粥,常常读到深夜,如此三年,他从小就有大志,做秀才那时,就“以天下为己任”。1015年考中进士,进入官场仕途。西夏元昊造反,西部边境紧急时,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兼知延州,镇守西部边疆,西夏不敢进犯。当地人民对他十分佩服,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士兵也惧怕他”,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由于声望很高,后被拜为参知政事。有《范文延公集》行世。(二)诵读活动1.播放录音朗读时注意语速,句子停顿,正音正字。2.学生诵读能准确、清晰地读,认真、忘我地读,读出自己的体会、情感。请同学们认读下列字、词语。谪守、属、浩浩荡荡、朝晖、潇湘、霪雨霏霏、隐曜、樯、岸芷汀兰、宠辱偕忘、噫注意句子内的朗读停顿。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刻/唐贤会人诗赋/于其上。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登/斯楼也。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练习诵读(三)自学质疑1.请同学自读课文,借注释进行字词句翻译,准备背诵。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要求学生完成下列练习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中通外直 .政通人和 .然则北通巫峡 .阡陌交通 .才通人 .2.乃重修岳阳楼 .邹忌修八尺有余 .3.属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凉风时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 .5.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将以攻宋 .医以王吏之攻宋也 .吾知所以距之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天子为动左丞相睿以为军 祭酒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为有窃疾矣或异二者之为8.属予作文以记之前人之述备矣处江湖之远先天下之忧而忧称善者久之问所以来,具答之9.问所从来,具答之百废具兴10.南极潇湘此乐何极感极而悲者矣11.多会于此会宾客大宴会当凌绝顶12.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13.感极而悲者矣而或长烟一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4.或异二者之为得无异乎渔人甚异之15.或异二者之为而或长烟一空16.不复得路得其船得无异乎争而不得练习二、翻译下列句子。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微斯人,吾谁与归?以上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进行解释翻译,或与其他同学探讨。老师课堂巡视,观察学生练习完成情况,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请学生到黑板报来完成字的解释,句子的翻译,纠正学生理解的误区。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把上面的练习一、练习二整理一遍,重新做一遍,工整抄写在作业本上。第二课时主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第三课时主要分析文章的结构,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要求学生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游记,进行拓展延伸,让教材发挥出其教“才”的作用。#2楼回目录《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1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 | 2016-07-12 10:11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教学重难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温故知新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岳阳楼记》,疏通了课文内容,并理清了文章写作思路。现在我来检查大家的背诵情况。1、 回顾写作思路(作记缘由-阴晴-悲喜-主旨思想)2、 先全班齐读,然后指名两位同学,主要抽查背诵第3、4、5段。二、品味探究,体会情感采用讨论探究的方式解决下列问题。先小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来小结,明确。1、朗读第1段,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总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