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末模拟题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三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一方面沟通了南北交通,另一方面有利于( )
A.民族团结B.巩固统一C.南水北调D.隋朝灭亡
2.从《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隋文帝
3.秦修筑长城、隋开凿运河的共同目的是 ( )
A.维护国家统治B.便利南北交通C.促进经济发展D.抵御外族侵扰
4.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见过唐太宗的是 ( )
①玄奘②文成公主③鉴真④李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下图中的历史人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争议和思考。下列有关她的说法中有失偏颇的是 ( )
A.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B.在治国方面,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C.昏庸残暴,导致唐朝由盛而衰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
A.玄奘 B.鉴真 C.文成公主 D.金成公主
7.值得注意的是,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盛唐气象形成的根基是 ( )
A.专制与跋扈 B.颓废与反抗
C.开明与开放 D.任性与狂妄
8.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这里的“东京”是今天的 ( )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开封
9.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作为管理琉球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这里的“琉球”是今天的 ( )
A.西藏 B.台湾岛 C.新疆 D.日本
10.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C.为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 D.使元朝的疆域辽阔
11.《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两宋时期: ( )
A.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B.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C.商人之间大宗买卖频繁 D.南方的制瓷业发展很快
12.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昇”。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
A.《唐本草》 B.《金刚经》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13.“一代天娇,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 (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创制蒙古文字 D.制定行省制度
14.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以强化君权的封建王朝是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5.下图反映的史实,主要说明
( )
A.明朝征服了榜葛剌国
B.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
C.明朝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密切
D.榜葛剌国盛产大象
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臣接到王宫
16.下列朝代与行政制度的确立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隋唐——三省六部制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丞相制度
17.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这一时期是( )
A.14世纪中期 B.15世纪中期 C.16世纪中期 D.17世纪中期
18.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得到了台湾哪族同胞的帮助和支持(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