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育网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精品公开课内部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法律教育网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精品公开课内部讲义
宋光明
一、法理学的学习方法
在一起案件中,主审法官认为,生产假化肥案件中的假化肥不属于《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中的产品范畴,因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对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有专门规定。关于该案,法官采用的法律解释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 )(2008/2/6)
A.比较解释 B.历史解释
C.体系解释 D.目的解释
二、考点传真
考点1.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观点
马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1)表现为法的正式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2)反映为法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3)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决定与反映)、(促进与阻碍)、(立法者只能表述法律不能创制法律)
考点2.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服务
上层建筑: (政治 法律)
服务 (相对独立性 )
生产关系 决定
经济基础
生产力(科学技术) 决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依据法理学的有关原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2007/2/92)
A.该规定没有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
B.该规定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该规定说明:法律内容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
D.该规定说明:政治对法律没有影响
2.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2/1)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3.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关于这句话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09/2/7)
A.法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
B.国家的法以社会的法为基础
C.法的变迁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D.任何时代,法只要以社会为基础,就可以脱离立法、法学和司法判决而独立发展
4.2007年8月30日,我国制定了《反垄断法》,下列说法哪些可以成立?( )(2009/2/54)
A.《反垄断法》的制定是以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就不会出现市场垄断,也就不需要《反垄断法》,因此可以说,社会是法律的母体,法律是社会的产物
B.法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反垄断法》的出台及实施将会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C.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反垄断法》的出台,这个事实说明,唯有经济才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除经济之外法律不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D.为了有效地管理社会,法律还需要和其他社会规范(道德、政策等)积极配合,《反垄断法》在管理市场经济时也是如此
5.下列哪一表述说明人权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 )(2011/2/15)
A.“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既不知有奴隶,也就无所谓释放”
B.“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C.“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D.“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
6.“社会的发展是法产生的社会根源。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