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doc

发布:2017-08-29约3.6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中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高职)的学生应用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中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又很薄弱,所以很多人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各种教学、教法的改革。这里着眼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教育,从课堂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环节、网络教学环节就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作浅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 因材施教 仿真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36-02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也是中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内容很多,对中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能够理解网络基本原理、相关协议和标准;能够掌握网络的组建技术;学会网络的基本管理、配置和维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掌握信息的管理和发布。 一、依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授网络课程时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研究 (一)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变学习被动者为主动参与者、探索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他们去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大胆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 1.尝试教学方法多样性:如分组探讨式、案例教学式、课内外结合式、理论联系实际式等。 (1)分组探讨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把问题分解,分别讨论,最后汇合,比如实践性强的内容或问题,可以先安排学习组自学,然后由一个学习组长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述,再一起讨论、分析和评价,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自学能力。 (2)案例教学式:就是将乏味的理论知识转换为案例教学,要将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上好,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最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 (3)课内外结合式:就是课堂内学习,课堂外也可以随时练习课堂上的实践内容,例如如果学校建立了Linuxvirtual web server实验平台,学生就可以在课余时间复习课堂实践内容。 (4)理论联系实际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里可以理论讲解加动态模拟演示,如我们在讲授帧协议、流控机制等内容时,我们一面讲解协议原理,一面使用可视化模拟软件,形象、生动、直观地演示协议的运行,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2.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除了传统教学手段之外,我们现在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例如我们运用计算机网络课程多媒体演示课件授课,这样将原来的抽象、很复杂的协议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无论何种都要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把学生从被动地“听”“看”到积极思维的运动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同行教师研究同一课程不同章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改变黑板加粉笔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联机大屏幕投影仪进行直观教学,引进和制作与之相配套的CAI课件、电子教案,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提高授课效率;研究多媒体教学弊端并提出克服办法,形成公共的高质量的多媒体教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建设和完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素材库,搭建教与学的平台。 (二)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环节的设计思想: 基础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是不一样的。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形式上充分考虑到本专业特点和学生基本能力的不同,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模式,相关网络实验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级,基础,即是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网络工具及基本应用,例如包括Linux操作系统的简单应用、浏览器的使用、邮件代理配置、利用Windows2000/XP建立对等网以及Web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测试等。 第二级,提高,即基本技能的提高训练,它面向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类、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类、计算机网络基础类,使学生进一步能够掌握较高级和较为复杂的网络技能,例如使用PHP提供动态网页服务、MySQL数据库以及PhpMyAdmin的安装和配置、网络应用层协议分析和验证、Apache等实验。 第三级,发展,即高级别技能训练,主要是针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包括软硬两个部分的创新实验: 1.有条件的开设硬件创新实验,需要投资购置一系列专用网络组网硬件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网络硬件实验》,如设计以太网技术、VLAN配置、Cisco路由器配置和使用、第3层交换技术、ISDN、x,25仿真、防火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